首页> 中文学位 >回族经堂教育的网络空间建构——以新浪SHOW为个案研究
【6h】

回族经堂教育的网络空间建构——以新浪SHOW为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问题意识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参与式观察

1.4.2 深度访谈法

1.5 分析工具

1.6 研究综述

1.6.1 国外相关研究

1.6.2 国内相关研究

引言

第二章 空间组织:阿訇的网络理想

2.1 尔萨与《LSZHKT》

2.2 管理会议及主麻夜话

2.3 分裂与转移

第三章 空间传播:从神职者到知识人

3.1 从教长到教师

3.2 假期教师

3.3 兼职教师

第四章 空间互动:现实中的个体在匿名下狂欢

4.1 一号多人和一人多号

4.2 经堂语向阿语的转变

第五章 身份转换与经堂教育的两络空间建构

5.1 实体与虚拟的相互作用

5.2 传统舆论领袖的失落

5.3 回族经堂教育网络空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书目

2.期刊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网络改变着这个世界,它将触角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把比邻而居的人变成了陌生人,又使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结成了朋友,它在现实的社会之外又架构了一个虚拟的空间,真实中的个体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产生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使二者相互影响。
  新浪SHOW就为穆斯林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空间,使其在一个个虚拟的“房间”里学习伊斯兰教义,学习礼拜念词,交流学经体会。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室主和管理架构了房间的框架,他们管理房间事物,组织老师上课,并吸引学生来学习。老师是这个空间里的内容传播者,是教义传播的具体实施者,他们把自己所学传授给渴望知识的人们,这些接受知识的的学生便担任了“受众”的角色。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的组织者、传播者和受众通过QQ或者现实之间的互动、反馈缔结成一个松散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这个虚拟空间由现实中具体的人以虚拟的身份组成,这种实在与虚拟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现实中的阿訇、新式回民教育的学生、学者、网络学习中的优秀分子都可以成为SHOW讲堂里的老师,女性占据了老师、学生中的半边天,使得作为传统“舆论领袖”的阿訇在这个虚拟空间里逐渐失去的宗教权威的地位。当然,囿于音频传播的缺憾,UC软件的不足,网络学习的高要求,要达到完美的传播效果,网络课堂还需要很长的路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