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6h】

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纠纷概述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纠纷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纠纷的分类

一、依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类型

二、依据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

三、依据主体类型

四、依据行为性质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纠纷的特点

一、涉众化和分散化

二、涉案法律关系复杂化

三、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现行解决机制中的不足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现行解决机制

一、和解

二、调解

三、仲裁

四、诉讼

第二节 我国现行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诉与和解机制不健全

二、缺少专门的调解机构

三、缺乏专业性的仲裁机构

四、专业性法院数量不足

五、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虚置与落后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定位与价值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定位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

一、兼顾公平与效率1

二、服务金融大局,保障创新活力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

第一节 发展互联网金融专业化审判

一、普及专业性审判机构

二、建立有关互联网金融纠纷的审判制度,完善诉讼机制

第二节 完善互联网金融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一、建立完善投诉机制促进和解顺畅

二、发展行业协会专业化调解机制

三、建立专业化的仲裁机制

第三节 拓展互联网金融纠纷在线解决途径

一、在线的投诉、和解与调解

二、在线的体系化诉调对接

三、在线仲裁与在线诉讼

第四节 加强各国家机关之间的联动配合

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配合

二、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冯照阳;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汪振江;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 纠纷解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