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学生在恭维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
【6h】

中国大学生在恭维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Tables,List of Abbreviations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Orientation

1.2 Compliment:The Object of Research

1.3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5 Outline of the Thesis

1.6 Contrib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agmatic transfer

2.1.1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Transfer

2.1.2 Classification of Pragmatic Transfer

2.1.3 Different Manifestation of Pragmatic Transfer

2.2 Relative Pragmatic Theory:A Brief Review

2.2.1 John L.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2.2.2 John 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

2.2.3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s

2.2.4 Brown and Levinson’s Politeness Principles

2.2.5 Gu’s Limao Theory

2.3 Studies on Compliment

2.3.1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y of Compliment

2.3.2 Compliment Study Abroad

2.3.3 Domestic Study of Compliment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Empirical Research

3.1 Purpose

3.2 Research Design

3.3 Subjects

3.4 Instruments

3.5 Data Collection and Description

3.5.1 Compliment Strategies

3.5.2 Compliment Responses Strategies

3.6 Summar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 Evidence of Pragmatic Transfer

4.1.1 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

4.1.2 Social-Linguistic Transfer

4.1.3 Pragmatic Transfer from Target Language to Mother Tongue(L2-L1 Transfer)

4.2 Explaining Pragmatic Transfer

4.2.1 Reasons for 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

4.2.2 Reasons for Social-Linguistic Transfer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ppendix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恭维语和恭维答语策略,旨在探究他们在这一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情况。本研究有三个目的:(1)调查中国大学生在恭维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现状,(2)对比男性和女性在恭维言语行为中的异同,(3)揭示导致大学生们语用迁移的原因。 研究数据通过源自对比跨文化交际中本民族语言使用者及该语言学习者言语行为实现方式的区别使用的补全对话法(DCT)问卷获得。问卷包括“恭维语”和“恭维答语”中英文共4份。某大学180名母语为汉语,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数据证明。 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中国大学生在使用恭维语和恭维答语的所有策略中都存在语用迁移,主要有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本文也对目的语影响母语也就是L2—L1语用迁移现象给予了关注。在所有恭维语和恭维答语的使用策略中,隐性恭维语最能表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研究认为是比较典型的语用迁移现象。 本研究主要考虑了影响恭维语用策略的变量中的两种:社会距离和性别。社会距离是影响恭维语和恭维答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说话者和听话者地位不平等时,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恭维语和恭维答语中表现出较低的语用能力。甚至一些恭维语和恭维语策略对于本民族语言者是不可接受的。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差别。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恭维别人并接受恭维。这或许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女性和男性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本文分析语用语言迁移可能来自两种可辩原因: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对等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两种原因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重要的是语用迁移妨碍了大学生与英语本民族语言者的成功交流。本文对引起社会语用迁移的原因主要从跨文化角度和语用角度解读。跨文化角度主要讨论统一与对立,权力集中和权力分散两方面的差异。语用方面主要体现在礼貌原则上,其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就是面子理论。 本篇论文得出的结论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均有启示。语用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同时也要避免跨文化交际中负面的思维定式。教师要训练学生在使用目标语时做出正确的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判断。本论文建议,教师可以利用“对话分析”这一课堂模式教学生社会文化规范使其有意识地学习语用知识从而提高语用能力。 本研究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所贡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语用迁移的角度探索恭维言语行为,并首次尝试以语用迁移的角度研究恭维语,尤其是对隐性恭维语的探索,扩充了相关理论。本文的调查结果以及研究分析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恭维语和恭维答语的不同策略,从而促进对特定语境中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恭维这一特定言语行为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具有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也对了解学生的语用特征及提高课堂语用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