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仪式与社会——二十里铺拱北的宗教社会网络研究
【6h】

仪式与社会——二十里铺拱北的宗教社会网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二章 二十里铺拱北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二十里铺拱北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拱北的管理

第三章 拱北的集体记忆与仪式展演

第一节 二十里铺拱北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集体记忆的仪式展演——尔麦里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拱北的宗教社会网络

第一节 嘎德忍耶门宦与拱北概述

第二节 尔麦里仪式中门宦、拱北、教民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拱北在中国特指伊斯兰苏非门宦先贤、教主的墓地以及修道之处。拱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制度的必然产物,是构成回族伊斯兰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研究回族的历史就不能忽视对拱北的研究。拱北对于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曾经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直到现在,拱北对于大多数西北回族穆斯林的社会生活与宗教生活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在国内外关于回族的研究中,对西北回族拱北研究的论著非常稀少,因此对于拱北的研究无论从学术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所在。
  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除了前言和结语外由三个章节组成。前言部分首先对论文的选题和意义进行了说明,接着对相关的文献进行详细的回顾,概括了该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通过对二十里铺拱北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和描述,以此为下文拱北的论述提供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第三章重点详述拱北内举行的重大宗教仪式——尔麦里,继而为下文分析拱北的宗教社会网络做铺垫之用。第四章则是本文的论述主题,通过分析尔麦里仪式中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出拱北的宗教社会网络的形成过程。结语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论文主题的进一步总结和概括,明确的揭示了尔麦里仪式过程中结成的宗教社会网络的内在运营机制,进一步思考了仪式在织造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笔者本文的研究意图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借助历史学和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尔麦里仪式来揭示拱北对于教坊和教民的影响,通过分析拱北的宗教社会网络从而去寻找理解社会宗教文化运作规律的途径。门宦宗教活动中的尔麦里仪式不只是一次简单的仪式实践行为,整个尔麦里仪式的组织、准备、操作运行阶段中,仪式过程的本身则构成一种内在的宗教社会网络,这种网络隐含着门宦与拱北、教民三者之间复杂的宗教社会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维持门宦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社会机制,通过这种社会机制门宦形成了稳定的宗教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仪式的社会性特点,提出了祭祀圈和信仰圈理论研究的跨区性和跨族性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