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厦漳泉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
【6h】

厦漳泉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基础理论

2.4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2.5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第3章 厦漳泉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3.1 区域旅游背景分析

3.2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3.3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要素结构分析

3.4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等级结构分析

3.5 本章结论

第4章 厦漳泉区域旅游目的地演变差异分析

4.1 区域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区域旅游发展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厦漳泉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

5.1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和功能定位

5.2 区域旅游集散地等级体系构建

5.3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5.4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保障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空间要素结构的测度和方法研究上,空间等级结构等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同城化背景下的空间结构研究尺度相对较为单一,以县域为统计单元的同城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相对较少;深层次的机理、现状和优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厦漳泉区域同城化进程加快,旅游同城化逐渐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能够从空间层面为实现区域同城化提供空间指导和基础数据支撑,优化组合区域旅游空间要素,并从合理化、网络化、高级化角度实现区域一体化。
  本文运用 SPSS、ArcGIS9.3等工具,基于旅游集散地引力模型、哈夫概率引力模型、场强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中心服务区空间布局理论等理论和方法,以厦漳泉区域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旅游交通为切入点,研究目的地空间要素结构现状,通过旅游经济场强分析、旅游集散地腹地分析、旅游区划等研究目的地空间等级结构现状,并结合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变差异分析,对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发展现状进行判定。研究发现:厦漳泉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形态为典型双核-圈层结构;区域旅游集散地空间等级结构、内部差异明显;目的地空间结构与交通条件、旅游企业活动密切相关;目的地发展存在不同类型的屏蔽效应;区域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内部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从目的地“一核、一带、两轴、三区”的空间规划、旅游集散地等级体系构建、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优化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区域其进行“点-线-面”尺度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优化,最终构建区域旅游目的地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型。以该空间结构模型来优化解决目的地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如“凹陷区”的存在、内部发展差异较大;旅游集散地体系层级不清晰、功能不明确;旅游资源与旅游交通空间分布不匹配,景区组合程度不佳等。以期对厦漳泉区域旅游合作和区域同城化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