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体社会化心理积淀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6h】

个体社会化心理积淀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章:学生困惑的问题解析

一、受限的主体

(一)接触社会的机会受限,造成学生对社会、自然感知的失衡

(二)阅读面狭窄,导致学生认知存量的匮乏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选择能力的制约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价值观

(二)传统价值观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第二章:教师困惑的社会心理解析

一、传统社会化心理与多元文化精神的冲突

二、教师导向对学生主体性的束缚

三、发现优势—转变中学作文教学思维

四、作文教学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章:写作行为内在机制的再认识

一、对“转化”理论的再思考

二、选择性思维与作文生成的关系

(一)“内化”过程是写作主体选择比较信息的过程

(二)“意化”过程是写作主体选择整合主题的过程

(三)“外化”过程是写作主体选择编码行文的过程

三、非线性“三重选择”说的提出

(一)写作过程是非线性的

(二)写作创新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人的哪一种思维能力?

(三)非线性“三重选择”说的提出

第四章:找回失落的主体

一、关于价值观念发展演变对中学作文教学影响的思考

(一)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演变

(二)社会多元文化对中学生作文产生的影响

二、走出作文教学认知的误区,找回失落的主体

三、以人为本—改造作文教学环境

结论

注释及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大困惑:一是多数学生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二是学生作文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