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才子气息到学者风度:施蛰存散文论
【6h】

从才子气息到学者风度:施蛰存散文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详细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文学玩票者:小品文之“轻”

第一节 海派文化与海派文人

第二节 对小品文热潮的积极参与

第三节 《文饭小品》

第四节 施蛰存小品文创作的审美特质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常生活之“重”

第一节 抗战气质

第二节 对民族文化前途的关切

第三节 追求文艺自由的观念依然

第三章 历史沧桑里的举重若轻

第一节 历经往事沧桑

第二节 再次投身散文热潮

第三节 对历史的理性思辨

第四节 对社会的哲理思考

第五节 沉潜的心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施蛰存这一世纪老人,他的文学地位,从90年代中期开始,颇受重视,且有不断上升和加重的趋势。这与“海派文学”不断升温有关,亦与“现代派”文学被看作是文学现代派的重要标志这一观点的盛行有关。但是,仅将他简单归为“海派文人”,可能就忽视了其后半生发展历程;单纯定位于“现代派的鼻祖”这一身份上,也将他小品文创作方面的成绩及文学史影响淡化了。 施蛰存在三十年代就驰骋上海文坛,不仅体现在现代派小说的创作上,最早还是以编辑《现代》及《文饭小品》、参与三十年代“小品文热”而暴得大名,他在小品文创作及其小品文刊物的活动中,洋溢着海派才子自由无拘的热情与直率。到八九十年代,已然成为学者的施蛰存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散文热”,只是历经往事沧桑,他在晚年不但创作了许多颇具史料意义的回忆性散文,而且对当下社会、文坛有着独特的思考,凝聚着个人人生体验与智慧、彰显出独特人格精神和艺术品格,构建出了一派“学院派”学者风度。施蛰存的散文或许在艺术上谈不上大家,但他能够积极介入,充分运用这种文体,并有一定的理论建树。 本文采用考察心灵史转变的分析方法,试图把施蛰存放在一个生命历程中去考察,从他散文创作中看到一个现代作家如何从海派才子转变成沉潜稳重的学者,并在其中发现散文创作中的一些规律及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发展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