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违法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以城厢区为例
【6h】

土地违法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以城厢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综述

1.3研究目的

1.4研究的创新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2.2研究方法

2.3技术路线

2.4研究区域土地违法情况

2.5查处违法用地的机构

3.研究区域土地违法的概况

3.1历年违法数量分析

3.2土地违法行为的危害

4.土地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存在问题

4.1利益的博弈

4.2违法利益的驱动

4.3现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4.4其它问题

5.制约土地违法行为的机制设计

5.1防范机制

5.2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机制

5. 3管理机制

5.4执法机制

5.5优化资源分配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地是承载人类发展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土地的稀缺性决定国家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建设用地供应有限但需求量大,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土地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不仅破坏耕地,扰乱土地管理秩序,而且挑衅社会的法治,违背“保发展保耕地”的土地管理理念及珍惜、合理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如果不能对违法者以应有的惩罚,则难以改善土地管理秩序,就很难保障土地使用者的权益,必然影响地方的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要合理利用土地。因而,本文以经济学、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城厢区近年主要的土地违法情况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和用途梳理各镇(街)相应的违法特点,分析违法的共性和危害。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利益驱动分析及博弈分析,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存在问题进行概括。认为当前的法律法规及机制存在缺陷,对土地违法行为的产生、禁而不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及制约机制,形成完整的制约体系,优化资源分配,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促进土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保护土地资源,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