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薯贮藏保鲜及抗冷性技术研究
【6h】

甘薯贮藏保鲜及抗冷性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甘薯贮藏保鲜研究现状

2 果蔬冷害研究现状

3 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温度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冷激处理抑制甘薯冷害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冷激处理对甘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冷激处理抑制甘薯冷害生理机制探究

第一节 冷激处理对甘薯活性氧代谢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第二节 甘薯冷激处理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甘薯作为传统的粮食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甘薯食用品质的提高是甘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甘薯的优质贮藏是提高甘薯商品品质的首要前提。然而甘薯是冷敏性食物,冷害抑制了甘薯低温贮藏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甘薯的低温贮藏技术、冷激处理抑制甘薯冷害的效果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为甘薯贮藏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果分述如下:
  1、甘薯贮藏温度的筛选试验:将甘薯分别置于(7±0.5)℃、(10±0.5)℃、(13±0.5)℃、(16±0.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纤维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10℃的低温贮藏能有效抑制甘薯呼吸,较好地维持甘薯质地,减少可溶性糖、淀粉、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和降解。然而,7℃条件下长期贮藏会造成甘薯冷害,呼吸异常、品质下降。10℃以上的贮藏温度虽无冷害现象的发生,但贮藏后期甘薯呼吸旺盛,营养物质消耗过快,失重率高,容易造成软腐,失去食用价值。故而,在所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可以认为10℃是甘薯的最适贮藏温度。
  2、冷激处理抑制甘薯冷害效果研究:甘薯分别置于0℃和5℃冷库中处理3h、6h、9h、12h,对照组不做处理,随后置于7℃冷库中贮藏。结果表明,在0℃3h和5℃9h的处理条件能有效降低甘薯的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刺激甘薯游离脯氨酸含量累积,显著抑制了甘薯呼吸强度的波动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有效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同时,通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了甘薯对低温的适应性。
  3、冷激处理对甘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0℃冷激3h、5℃冷激9h和对照组的甘薯为试材,研究了甘薯低温冷害期间甘薯体内抗氧化活性成分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冷激处理使甘薯抗氧化物质得到有效保持,延缓了抗坏血酸的降解、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在后期的丧失。同时,冷激处理有效提高了甘薯的总抗氧化活性,冷激处理对甘薯低温冷藏期间抗氧化能力的保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冷激处理抑制甘薯冷害生理机制探究:以0℃冷激3h、5℃冷激9h和对照组的甘薯为试材,研究了冷激处理对甘薯活性氧代谢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0℃3h及5℃9h冷激处理有效抑制了甘薯低温胁迫中O2--和H2O2含量的上升,提高了 SOD、CAT、POD、APX酶的活性,使甘薯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冷激处理抑制了内源GA3含量的升高,提高了ABA和IAA的含量,从而达到有效减缓甘薯冷害的目的。由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诱发甘薯冷害的主要指标是 O2-。影响甘薯细胞膜透性的关键因素是 H2O2和 O2-。活性氧清除酶 SOD、CAT以及非酶抗氧化物质总酚、抗坏血酸共同作用从而抑制了甘薯冷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