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高中物理运动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
【6h】

初高中物理运动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物理学习现状的分析

3.1广西区2014年高考物理成绩的分析

3.2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调查

第4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对比

4.1初高中学生认知心理的对比

4.2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对比

4.3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对比

第5章教学衔接案例设计

5.1运动学问题的几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化

5.2高中相对运动问题的分析

5.3初中一维相对运动的教学案例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中国乃至世界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我国现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校、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视物理这门学科,同时物理分数在中考、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随之增加。
  但出现了一个令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在初中阶段时,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成绩也比较理想。但升入高中之后,对物理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成绩普遍降低,并且历年来高考物理成绩也并不理想,尤其是有关运动学的题目得分率非常低。很明显,初高中物理教学在衔接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
  (2)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高一新生的物理学习现状,通过对2014年广西区高考物理试卷及成绩的分析,找出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知识点。
  (3)采用对比法,对初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认知心理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教学内容方面着重比较的是运动学部分的知识,找出初高中运动学部分教学的衔接点。
  (4)由理论上升到实践,以运动学部分的知识为例展开研究。首先提出运用物理情景、运动示意图和图像的对应关系来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思路;然后通过分析发现,在高中一维、二维、三维运动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这种解题思路起着决定作用;最后,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在初中建立一维相对运动的有关图式,以便同化高中二维、三维的运动学问题,因此设计了一套适合初中教学的一维相对运动的教学衔接案例。
  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进行探讨,提出的案例希望对广大的一线教师开展运动学概念的教学有所帮助。

著录项

  • 作者

    王娇;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
  • 学科 学科教学(物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清连,黄强;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物理;
  • 关键词

    教学衔接; 中学物理; 运动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