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
【6h】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案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儿基本资料

2.2 KD组与对照组患儿的PLR、NLR值比较

2.3cKD组与iKD组的资料分析

2.4 IVIG抵抗组与IVIG敏感组KD资料分析

2.5 无冠状动脉扩张川崎病组(NCAL-KD)与冠状动脉扩张川崎病组(CAL-KD)、冠状动脉瘤川崎病组(CAA-KD)的资料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GATA5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患儿的回顾性分析,了解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川崎病中的诊断价值,为川崎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09月01日至2015年06月01日期间出院的23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前及治疗2天以后的外周血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住院期间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同时选取20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为对照组,收集他们的外周血检查结果。
  结果:(1)川崎病患儿的 PLR、NLR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2)典型川崎病组的男性、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LR值均明显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3)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PLR值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LR值、降钙素原升高与丙种球蛋白抵抗相关;(4)丙种球蛋白抵抗可能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相关;6月以下、男性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损害;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前及治疗后,无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组与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组、无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组与冠状动脉瘤川崎病组比较,PLR、NLR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损害、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相关。
  结论:(1)PLR、NLR值对川崎病的有辅助诊断价值;(2)典型川崎病组的NLR值升高更明显;(3)PLR值降低,NLR值升高与丙种球蛋白抵抗相关;(4)PLR、NLR值与冠状动脉损害及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