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中华文化实践课程设置研究——以重庆三所高校为例
【6h】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中华文化实践课程设置研究——以重庆三所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

(六)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二 国内高校中华文化实践课程设置现状与分析

(一) 两个“培养方案”与两个“标准”对比分析

(二)中华文化实践课课程目标分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

(四)课程内容与结构分析

(五)国际汉语教育教师素质分析

(六)小结

三 重庆三所高校中华文化实践课课程设置的调研情况分析

(一)研究对象选取

(二)调查的实施

(三)研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四 研究结果的评析及对策性建议

(一)研究发现

(二)对策性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文化实践课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中华文化实践课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不仅应重视语言教学,文化课程也应予重视。在汉硕专业中,目前已开设有中华文化实践课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定位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师资配置、教学方式采用等,既有着成功的经验值得梳理、总结,也有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即以此为研讨对象及目的而进行调查、研究和探讨。
  本文首先对“面”上的情况即国家教育部门对汉语国际教育制定的相关政策、标准以及国内高校该课程设置现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分析,进而对“点”上的情况即立足于重庆高校该专业设置的情况展开调研,以典型调查的问卷、访问、数据分析等调研方式,针对该课程开设的目标、师资条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在相关的任课教师、国内学生与留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由此而点面结合地展开本论题的分析、研究。
  研究发现,国家对培养方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修订有着重要的教改意义,进一步加强了对该课程的重视,进一步明确了该课程教学的定位,体现了对文化因素教育与文化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并显示了相应的方针和要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该课程建设乃至汉硕专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在课程设置上既有着草创期勇于探索、勤于开拓的诸多特色,如重庆三所高校开设的该课程就有着教学内容可操作性强、实践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和教学场地的开放性等等特色和优点,也存在着亟待完善、增强的方面,诸如课程体系尚应健全其系统性,还需从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结构等方面进行完善,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专职化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创设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文化体验氛围等促进中华文化实践课程建设的建议。
  由此,本文从宏观整体到微观个案的调查和研究,旨在促进汉硕专业中华文化实践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