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的台湾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研究
【6h】

基于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的台湾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多元智能理论

2.4系统科学理论

3台湾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渗透

3.1人地协调观的渗透

3.1.1人口观:质量并行,动静结合

3.1.2资源观:重在分布,相互制约

3.1.3环境观:生产发展,利害结合

3.2地理实践力的渗透

3.2.1地理调查与考察:可行性与递进性

3.2.2地理观察与决策:开放性与参与性

3.2.3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工具性与示范性

4强化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编写建议

4.1强化课文系统改进建议

4.1.1内容选择:彰显时代特征

4.1.2内容难度:符合学生认知

4.1.3课文栏目:体现灵活多变

4.2强化图像系统改进建议

4.2.1图像类型:倡导丰富多样

4.2.2图像质量:追求鲜明清晰

4.3强化活动系统改进策略

4.3.1活动内容:凸显乡土性与生活性

4.3.2 活动类型:注重多样化与个性化

5结论

5.1主要结论

5.2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4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指明方向。目前,已确立“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地理教材是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达成地理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法、分析法、统计法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在解读“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基础上,以台湾龙腾版高中地理教材为切入点,结合地理1、地理2具体内容,对“人地协调观”包含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进行分析,对“地理实践力”包含的地理调查与考察、地理观测与决策、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渗透点;分别从教材课文系统的强化,即主题选择时代化、内容难度适当化、栏目设置灵活化,从图像系统的强化,即丰富图像类型、提升图像质量,从活动系统的强化,即活动凸显乡土化和生活化、活动类型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出改进地理教材编写的建议,并选取适当的改进案例进行辅助说明,进而深化“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教材编写和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尽管本文对台湾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渗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建议。但需要进一步细化改进建议与措施。此外,在今后的地理教学研究中,需要对“综合思维”及“区域认知”素养在地理教材中的渗透以及地理教材深层结构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进行深化研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更好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