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藏族MC4R、SH2B1、NEGR1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
【6h】

西藏藏族MC4R、SH2B1、NEGR1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

 

目录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影响肥胖的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藏族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衔接因子蛋白1(SH2B1)基因、神经生长调节蛋白1(NEGR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以期从遗传学角度探寻上述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西藏藏族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肥胖判定标准,在参与了拉萨市城关区塔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藏族全民健康体检的1453名藏族人中,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筛选出肥胖组70人(男35,女35),正常组70人(男35,女35),共计140人。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rs71336392位点,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和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的DNA片段,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PCR产物鉴定。用Sanger测序法对目的基因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基因位点与肥胖的关系。用GMDR软件分析基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肥胖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T:60%、TC:37.1%、CC:2.9%;正常组基因型分布频率TT:95.7%、TC:4.3%、CC:0%,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藏族男性TC基因型携带者的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躯干脂肪量、躯干脂肪率、左上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率、右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右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P0.05)。藏族男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差异。5.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与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之间在肥胖中存在交互效应(P<0.05)。高风险组模型MC4R rs17782313—SH2B1rs7359397中模型1:(TC)—(CC)与模型2:(TC)—(CT)的携带者发生肥胖的危险度是其它基因型携带者的15.583倍(P<0.05),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低风险组模型MC4R rs17782313—SH2B1 rs7359397中模型1:(TT)—(CC)与模型2:(TT)—(CT)的携带者发生肥胖的危险度分别是其它基因型携带者的0.050和0.059倍(P<0.05),是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1.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rs71336392位点可作为西藏藏族人肥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可作为西藏藏族人男性肥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NEGR1基因rs3101336位点与西藏藏族人肥胖无关。2.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与SH2B1基因rs7359397位点之间在肥胖中存在交互效应,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对肥胖带来的影响不同。

著录项

  • 作者

    李强;

  • 作者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
  • 学科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温有锋;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肥胖; MC4R基因; SH2B1基因; NEGR1基因; 西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