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及实践进路研究
【6h】

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及实践进路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立德树人任务的价值诉求

1.1.2 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作用

1.1.3 中华武术独特的育人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华武术

2.1.2 立德树人

2.1.3 课程思政

2.1.4 协同育人

2.2 相关研究述评

2.2.1 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武德文化的契合点相关研究

2.2.2 从“课程思政”到“立德树人”的相关研究

2.2.3 从“以武修德”到“立德树人”的相关研究

2.2.4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问卷调查法

4 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与困境

4.1 现实镜像: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研究

4.1.1 认知镜像:成都市高校武术教师群体对“立德树人”的认知反映

4.1.2 态度镜像:成都市高校学生群体对“立德树人”的态度反映

4.1.3 教学镜像:成都市高校武术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融入情况

4.2 困境映射: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

4.2.1 认知态度浅薄化,难达深度融入立德树人目标

4.2.2 育人方式显性化,偏离融入立德树人核心内容

4.2.3 教学实践片面化,忽视融入立德树人价值取向

5 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方法透视与实践进路

5.1 武以化人: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方法透视

5.1.1 武术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5.1.2 以武教化:作为主课堂中高校武术教育的传统方法

5.1.3 以武浸化:作为日常生活中高校武术教育的拓展方法

5.1.4 以武感化:作为追求真善美中高校武术教育的艺术方法

5.2 武以立德: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进路

5.2.1 武术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5.2.2 系统与协调: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

5.2.3 直观与深刻: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物态呈现

5.2.4 主流和共鸣: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课堂创设

5.2.5 接受与时效: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舆论宣传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 B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C 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展开▼

摘要

中华优秀文化来自中国民间,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武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如何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并且将武术文化中刚健有为、爱国爱家、文武双修等武德精神贯穿武术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抓住武术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以“课程思政”达到“协同育人”,这一改革提升是当下武术在成都市高校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市四所高校为切入点,主要从德育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分析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根据现实情况,寻找问题,斟酌方法,探寻路径,为中华武术以及高校教育的发展展现新思路和新理念。从调查研究中发现,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是:(1)认知态度浅薄化,难达深度融入立德树人目标;(2)育人方式显性化,偏离融入立德树人核心内容;(3)教学实践片面化,忽视融入立德树人价值取向;(4)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落脚点。针对以上的现状,本研究认为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方法有:(1)以武教化:作为主课堂中高校武术教育的传统方法;(2)以武浸化:作为日常生活中高校武术教育的拓展方法;(3)以武感化:作为追求真善美中高校武术教育的艺术方法。本研究探寻出武术文化融入成都市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进路可以从下四个方面入手:(1)系统与协调: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以德育德,强化教师育人主体;以规育德,巩固常态保障机制;以文育德,学科交融全员育人。(2)直观与深刻: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物态呈现。深度挖掘提炼中华武术文化;中华武术传承人走进校园;鼓励文创产品开发。(3)主流和共鸣: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课堂创设。渗透思政课教学;开展文化选修课;组织多样化活动。(4)接受与时效:武术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舆论宣传。把握时间节点;关注社会热点;顺应传播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