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6h】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和一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补贴退坡政策的定义

2.1.2 公共政策效果的定义

2.1.3 政策效果评价的定义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渐进决策理论

2.2.2 政策执行相互调适模型

2.2.3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2.3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2.3.1 政策目标的切实合理性

2.3.2 实施方案的具体可行性

2.3.3 执行机构的协同配合性

2.3.4 目标群体的政策响应度

2.3.5 政策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2.3.6 反馈方式的及时有效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发展与现状

3.1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发展阶段

3.1.1 缓慢退坡阶段为补贴退坡做准备

3.1.2 加速退坡阶段逐年提高退坡幅度

3.1.3 平缓退坡阶段巩固补贴推广成果

3.2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实施情况

3.2.1 补贴退坡始终伴随购置补贴而进行

3.2.2 补贴退坡方案经过多次调整

3.2.3 地方补贴退坡的完成早于中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实施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标准选择

4.1.1 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标准设定的原则

4.1.2 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标准的确定

4.2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的具体评价过程

4.2.1 适当性评价

4.2.2 公平性评价

4.2.3 回应性评价

4.2.4 投入工作量分析

4.2.5 效益分析

4.2.6 效率分析

4.3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总体评价: 成效

4.3.1 适当的政策目标有效指导补贴退坡政策执行

4.3.2 补贴退坡使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4.3.3 回应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4.3.4 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货币支出压力

4.3.5 实现政策目标带来较高的政策效益

4.4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总体评价:问题及原因

4.4.1 政策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导致政策投入信息和人力成本较大

4.4.2 替代政策未能完成扩散导致影响目标群体行为的范围较小

4.4.3 政策动态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不稳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提升路径

5.1 在适当的补贴退坡政策目标指引下实施

5.1.1 确定切实合理的政策目标

5.1.2 确定明确清晰的政策目标

5.2 补贴退坡政策要考虑利益分配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5.2.1 改善不同目标群体政策利益的公平分配

5.2.2 适时减少补贴干预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5.3 补贴退坡政策要兼顾对不同群体发展需求的回应

5.3.1 以把握和回应宏观产业发展需要为主

5.3.2 兼顾对微观目标对象需求的回应

5.4 完善补贴退坡政策信息反馈机制以减少投入工作量

5.4.1 建立多种政策反馈渠道获取政策信息

5.4.2 加强对补贴退坡政策实施结果的监测

5.5 尽快推广替代政策扩大政策目标对象范围

5.5.1 推广面向不同目标群体的补贴激励政策

5.5.2 采用其他政策工具激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5.6 健全补贴退坡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来提高政策环境稳定性

5.6.1 合理预测补贴退坡结果以确定最优补贴额度

5.6.2 结合政策环境变化对补贴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新能源乘用车购买意愿的访谈提纲

附录2 关于购买与使用新能源乘用车现状的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汽油和汽车尾气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伴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治理及汽车工业转型发展具有了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是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政策,但随着补贴政策问题的显现,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具有了必要性。本研究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实施情况开展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完成时总结和梳理补贴政策退坡的经验与问题,丰富补贴等激励政策调整及终止的相关理论研究。研究认为补贴退坡政策是指减少财政补贴的一种政策调整,在梳理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补贴退坡幅度变化将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分为缓慢退坡、加速退坡和平缓退坡三个阶段,发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始终与补贴政策共存,多次进行补贴退坡政策方案调整,地方补贴在中央政策要求下早于中央退出。研究在公共政策评价标准理论的指导下从价值维度和事实维度确定适应性、公平性、回应性、投入工作量、效益和效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评价标准,利用前后对比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目标能够有效指导补贴退坡政策执行,使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回应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货币支出压力,较好地实现了政策目标。但也存在政策方案制定投入工作量较大,影响目标群体行为范围较小,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稳定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补贴退坡政策的政策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替代政策还未完成政策扩散、政策动态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实践的全过程,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有必要通过在适当的政策目标指引下实施、考虑政策利益分配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兼顾对不同群体发展需求的回应、完善政策信息反馈机制减少投入工作量、尽快推广替代政策扩大目标对象范围、健全补贴退坡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政策环境稳定性等路径提升补贴退坡政策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孙忍静;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向晖;
  • 年度 202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补贴退坡政策; 政策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