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变更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A股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6h】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变更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A股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本文的研究内容

1.4本文的研究框架

1.5本文的研究特色

2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视角

2.1全面收益观

2.1.1会计学收益

2.1.2经济学收益

2.2决策有用计量观

2.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4财务报表逻辑关系

2.5历史成本的局限性

2.5.1经济形势发生变化

2.5.2历史成本不足之处

2.5.3各国法规做出反应

2.6衍生金融工具出现

2.7本章小结

3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现状

3.1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1.1历史成本占绝对土导地位的阶段(1992年至1997年)

3.1.2培养公允价值观念的阶段(1998年至2000年)

3.1.3回避公允价值计量的阶段(2001年至2005年)

3.1.4大范围采用公允价值的阶段(2006年至今)

3.2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动力

3.3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的运用现状

3.3.1基本会计准则

3.3.2债务重组

3.3.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3.4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3.3.5投资性房地产

3.3.6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3.3.7生物资产

3.4本章小结

4公允价值准则变更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研究背景

4.2研究设计

4.2.1研究假设

4.2.2研究模型

4.2.3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实证检验

4.3.1多变量回归

4.3.2单变量T检验

4.3.3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4研究结论

4.5本章小结

5结论及后续研究设想

5.1本文的研究结论

5.2研究局限性及后续研究设想

5.2.1研究局限性

5.2.2后续研究设想

5.3政策性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当前,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无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毫无疑问,这种转变会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大量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运用,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自1998年6月以来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六次变更为研究背景,以深、沪两市中的A股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史研究方法检验了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变更所带来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部分主要包括多变量检验、单变量T检验、趋势图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表明:
   ①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变更,能够影响亏损上市公司投资者的预期,从而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具体表现为:允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的颁布,能够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取消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的颁布,能够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
   ②允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颁布时,亏损年限越长的公司,越容易获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报酬率;取消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颁布时,净资产亏损率越高的公司,越容易获得显著为负的超常报酬率。这一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变更时,上市公司的亏损程度特征对市场投资者的预期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即上市公司的亏损程度越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变更的市场反应越明显。
   最后论文在总结规范分析及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建议,具体包括:1)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体系。2)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完善相关监管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