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的跨媒体传播——以张爱玲作品为例
【6h】

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的跨媒体传播——以张爱玲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文献综述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研究的意义

1.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本文研究的目的

1.2.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文学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消费文化的选择

2.1消费文化及其后现代形态

2.1.1“消费文化”的概念

2.1.2消费文化的发展阶段

2.1.3消费文化的后现代形态

2.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大众传媒

2.2.1当代大众传媒的特点

2.2.2当代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与文学传播

2.3消费文化语境下大众审美特征的转变

2.3.1消费性审美倾向之一:世俗化、通俗化

2.3.2消费性审美倾向之二:娱乐化

2.4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学

2.4.1中国消费文化的特征

2.4.2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的变化

3文学跨媒体传播的实现:从文本到图本

3.1新叙事媒介:影视“图本”

3.2图本与文本叙事特征的比较

3.2.1图本与文本的差异性

3.2.2图本与文本的相似性

3.3新接受时代的来临:当文本遭遇图本

4跨媒体传播个案分析:张爱玲作品的改编

4.1消解悲剧性:《半生缘》的改编

4.1.1张爱玲小说原著的悲剧性

4.1.2改编电视剧对原著悲剧性的消解

4.1.3过度诠释:悲剧性消解的语境

4.2意蕴的直观表达:《色·戒》的改编

4.2.1情节的填充

4.2.2人物形象的重构

4.2.3主题的深化

4.2.4改编的成功

5展望与结论

5.1跨媒体传播的未来:文本与图本联手现象的展望

5.2结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由于匮乏的消除,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心已逐步从生产转向消费,开始走向以消费为中心的时代。消费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引导着社会生活的进步,正对现代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当代传媒的崛起,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也发生了重大转换,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就构成了这种转换的重要标志。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由于商业原则的凸显,文学的生产、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文学本身被迫或不自觉地被纳入到商业原则主导下的文化生产体系之中,逐渐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创造、精神建构和审美欣赏行为,转化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活动。对此,本文在阐述消费文化与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消费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具体探讨了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变化:从文本传播转向图本传播。重点分析跨媒体传播产生的背景、跨媒体传播的可能性、跨媒体传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进而考察了张爱玲小说艺术表现方式上的重要转换: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在此基础上,对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剖析了跨媒体传播背后的文化内涵。文章最后指出,考察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传播方式,既不能放弃文学的审美维度,也不能忽略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的商品维度,而要在既吸纳精英与大众、又超越精英与大众的视野中去把握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