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儒家礼制对北魏皇权的建构与解构
【6h】

儒家礼制对北魏皇权的建构与解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儒家关于礼与皇权的基本理论

(一)皇权正当性的来源

(二)由批评向建构的转向

二、儒家礼制对北魏皇权的建构

(一)证成皇权正当性

1.宣扬天命与礼义

2.利用符瑞和灾异

3.祭祀礼制化与禁绝图谶

(二)巩固与维护皇权

1.正君臣之礼

2.正继统之礼

3.严禁违制

4.纠举官吏违法

三、儒家礼制对北魏皇权的解构

(一)儒家礼制对皇权的限制

1.君臣名分下“臣”之谏议权

2.法律中“名分”对皇权的限制

(二)礼制崩溃导致皇权衰落

1.破坏礼制加速皇权衰落

2.“九锡之礼”异化引起王朝更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礼”在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礼与古代法律共享“礼义”的价值观念,共同建立起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体系。随着对古代社会及法律文化认识的深入,“礼”开始进入法律史研究的视野并受到重视。作为“传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比“律”更为重要的角色,比如其在对皇权的规制方面,它甚至起到了“律”所无法企及的作用。虽然皇权处于封建王朝政治权力的顶端,但是其正当性的确立、皇权的行使和实施,及其对社会的控制均需要通过“礼”才能实现,皇权的兴衰更替也与“礼”息息相关。因此研究礼制与皇权之间关系及其对皇权的影响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礼法秩序之关键所在。
  本文以法律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综合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魏皇权与礼制相关的史料和案例进行梳理,还原北魏礼制与皇权的原貌,以管窥中国古代社会礼制与皇权的关系及礼制对皇权的影响。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儒家关于礼与皇权正当性之基础理论。在儒家看来,皇权的正当性来源于天的“授命”,而儒家学说中“天”的含义之变化使得祭祀、改元等礼制在证明皇权正当性方面的作用得以凸显;另外,儒家学说中礼制对于皇权的作用发生了从批评到建构的转变,该转变强化了礼制在构建皇权方面的作用。第二部分则具体地从礼制对北魏皇权正当性之证成与巩固、维护皇权两个方面论述了礼制对皇权之建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的是礼制对于皇权的解构作用。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礼制之义在于“名分”,而皇帝是“名”,应守其“分”,因此不能僭越“名分”、行不合礼义之事。于是“名分”构成了对皇权的限制。另一方面,礼制的破坏加速了皇权的衰落,礼制本身参与其皇权衰落的过程并被成为皇权更迭的工具。结语部分则对北魏礼制对皇权的影响的特征加以了总结,并对礼制的功能进行了反思。简而言之,礼制不仅从信仰层面支撑起皇权正当性,同时还在制度方面为其提供了维持与保障;皇权依靠礼制而得以建立,同时又不得不受制于此种普遍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古代,无论是中原的汉族政权,还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礼制实际上发挥了现代社会法制限制政治权力的功效,建立起“开明的专制”的政治体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