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
【6h】

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问题透视

一、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溯源

二、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的问题盘点

三、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问题原因分析

第二章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理论基础

一、工科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内涵

二、工科类研究生资源重组的价值取向

三、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结构分析

一、资源重组的主体要素分析

二、资源重组的客体要素分析

三、资源重组的机制要素分析

四、各要素在资源重组中的地位及其结构状况

第四章我国工科类院校资源重组后研究生培养效率评价

一、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效率评价的意义

二、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效率的评价方法

三、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四、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效率的统计分析

第五章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政府与市场的配合,实现资源的增量改进与自主递增

二、建设综合性大科技平台,促进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增效

三、合理利用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要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四、发挥工科类研究生教育的外部效益,协调“产-学-研”资源

五、优化变革工科类研究生培养制度资源,为资源重组提供制度保障

结语

一、观点回顾

二、论文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访谈提纲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以及随后《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2000年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的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培养资源总量增加的步伐没有跟上,加之我国传统的资源配置体制的弊端而导致的高等学校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使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效率,实现培养资源的增量和增效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也因此而具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从问题出发,选取了27所理工科院校,通过对教育部所发布的其各类研究生培养资源数据的收集,以及通过对这27所学校中随机选取的6所院校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出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科研究生生源结构不合理,生源质量下降;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教师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下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实验室资源配置模式阻碍实验室效率的发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缺乏合理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科研经费的配置和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地位不相称;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和高校培养资源意识缺失;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制度不完善。 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本文根据教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通过对资源重组的要素结构的分析,借用Malmquist指数构建了评价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效率的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几项具体措施:加强政府与市场的配合,实现资源的增量改进与自主递增;建设综合性大科技平台,促进有限工科研究生培养资源效益增大:合理利用研究生培养资源要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挥研究生教育对教育系统外的效益,协调“产-学-研”资源:优化变革研究生培养制度资源,为资源重组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力求的创新在于:梳理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制度的发展历程;界定培养资源重组的概念;分析工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构建评价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效率的数理模型;明确优化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针对性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