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研究
【6h】

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前提与相关说明

一、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理论分析

(一)义务教育的投资收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

(二)义务教育可能的供给主体分析——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三)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义务教育的经济逻辑——基于捐赠行为的经济分析

二、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特点

(二)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

(二)非经济因素

四、构建联动机制,保障第三部门投入

(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获得机制

(二)健全第三部门监督管理机制

(三)培育捐赠农村义务教育的回报机制

五、完善非正式制度建设,促进第三部门投入

(一)发展第三部门,培育慈善文化

(二)转变错误观念,引导捐赠行为

(三)提高办学质量,开发社会资本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教育投入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教育经费问题就成为发展教育事业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基于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虽然世界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传统上千差万别,但政府无一例外地成为义务教育投入的核心主体。然而,资源稀缺性所导致的经费不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也并非仅由政府投入,各国在强调政府投入主体作用发挥的同时并未排斥其它投入渠道。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伴随我国税费改革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筹资渠道更为狭窄。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基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现状,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不仅可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不足,而且也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现实表明,我国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少、占学校经费构成中的的比例少,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农村学校面临非财政性经费筹措困境。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受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受捐赠交易成本高、捐赠收益低、经济水平欠发达和政府投入挤出效应的影响,个人、企业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而不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缺失与失灵并存、税收政策激励效应弱、慈善文化滞后和学校筹款意识低也都深刻影响着第三部门投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制度决定个人的行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有效促进第三部门投入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正式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包括捐赠获得机制、第三部门监督机制和捐赠回报机制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来保障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同时,也从社会、学校、第三部门多方面去构建和完善非正式制度环境,形成捐赠的良好氛围,促进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如此,才能更有效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利用第三部门力量共同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