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以近代中国四次课程改革为例
【6h】

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以近代中国四次课程改革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文理科分合问题是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与我国20世纪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历史相随相伴,且充满诸多争论。就文理科分合的历程来看,近代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近代社会是连结古代与现代的桥梁,在近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中研究文理科分合问题,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课程的终极旨趣是关乎人的。基于这一立场,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即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人并不是脱离社会文化环境的抽象的人,作为文化的产物,人总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具体的、现实的人。以此来看,文化因素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文理科分合问题作为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改革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分合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文化因素对于文理科分合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这一出发点,通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法,在对近代以来四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广泛联系特定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了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介绍了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的原因和意义,初步搭建了本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课程改革历史话语的考察,指出课程改革作为文化实践的本质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课程改革的一般文化因素。
   第二部分依据学制,将近代中国的课程改革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癸卯学制时期、壬子癸丑学制时期和壬戌学制时期,并详细梳理了癸卯学制时期和壬戌学制时期四次文理科分合的历程。
   第三部分依据课程、文化、人的分析框架,结合四次文理科分合的基本历程,在广泛联系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四次课程改革中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
   结论与反思部分主要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反思,指出课程改革应该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