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理控制源、组织嵌入和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关系研究
【6h】

心理控制源、组织嵌入和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控制源

2.1.1 心理控制源的来源和界定

2.1.2 与心理控制源有关的研究

2.1.3 心理控制源的测量

2.2 组织嵌入

2.2.1 组织嵌入的来源和界定

2.2.2 组织嵌入的维度

2.2.3 组织嵌入的相关研究

2.2.4 组织嵌入的测量

2.3 非工作上网行为

2.3.1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涵义

2.3.2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相关研究

2.3.3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分类与测量

2.4 以往研究的启示和本研究意义

2.4.1 以往研究启示

2.4.2 本研究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与假设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心理控制源量表

3.4.2 组织嵌入量表

3.4.3 非工作上网行为量表

4 数据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2 差异性分析

4.2.1 心理控制源的差异性检验

4.2.2 组织嵌入的差异性检验

4.2.3 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差异性检验

4.3 相关分析

4.3.1 心理控制源与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相关分析

4.3.2 组织嵌入与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相关分析

4.3.3 心理控制源与组织嵌入的相关分析

4.4 回归分析

4.4.1 心理控制源对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回归分析

4.4.2 组织嵌入对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回归分析

4.4.3 心理控制源、组织嵌入各维度对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4.5 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员工心理控制源、工作嵌入与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群体特点

5.1.1 员工心理控制源的群体特点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1.2 员工组织嵌入的群体特点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1.3 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的群体特点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2 心理控制源、组织嵌入和非工作上网行为三者关系的讨论

6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建议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也越来越普遍,组织内存在滥用电脑及互联网的问题:员工看似在电脑前勤奋工作,实则在网上聊天、浏览新闻网页、打游戏等。员工的组织嵌入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组织产出。据此推测:组织嵌入程度的高低,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非工作上网行为。此外,心理控制源作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人格变量,对个体的个性和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背景的研究表明:高内控性的员工,其组织嵌入程度较高;而外控的员工会表现出较多的非工作上网行为。那么在中国情景下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心理控制源和组织嵌入又是如何影响到员工的非工作上网行为,这是本研究所要进一步探求的。
   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Levenson编制的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张健编制的组织嵌入量表和Lim编制的非工作上网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成都地区的组织员工共计410人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为94.1%。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在心理控制源机遇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员工在该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员工和受教育程度为中专/中师/职高/高中的员工。
   (2)组织嵌入人际网络嵌入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36岁以上的员工在该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26-30岁的员工和25岁以下的员工,31-35岁的员工在该维度的得分也显著高于25岁以下的员工。在组织嵌入的工作嵌入、文化嵌入和人际网络嵌入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职级差异,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得分显著高于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3)在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浏览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26-30岁的员工在浏览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年龄段在31-35岁的员工和36岁以上的员工;25岁以下的员工在浏览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6岁以上的员工。
   (4)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与非工作上网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心理控制源中的机遇与非工作上网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5)组织嵌入与非工作上网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6)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对非工作上网行为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
   (7)心理控制源中的机遇对非工作上网行为存在着两条影响路径,即直接影响和以组织嵌入中的人际网络嵌入为中介来间接影响,其中直接影响为主要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