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研究
【6h】

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部分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概述

一、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支撑

二、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定位

第二部分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现状

一、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概况

二、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障碍

三、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路径障碍的成因

第三部分 优化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建议

一、以提供信息为目标的教师参与路径

二、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教师参与路径

三、以分享政策决策权为目标的教师参与路径

四、以促进政策合法化为目标的教师参与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是以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为基本前提,政策制定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环节,充分的民众参与有利于解决教育政策存在的各种问题。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分配,是有关教育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需要中小学教师等相关民众的广泛参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具有特殊的身份。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本思想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解决问题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民众参与教育政策制定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教师参与。从主体需求来讲,教师参与既是教师的利益诉求,也是教师的义务担当;从客体需求来讲,教师参与可以提高教育政策的合法性,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提高政策的制定质量,有效避免政策失真。然而,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存在着参与路径的层次不连接、机会不平等、目标不明确、制度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为有效发挥不同层面教师的政策参与价值,政府应加强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以制度化的形式自下而上的建构出层次清晰、畅通有序、连接互动的多样化教师参与形式。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法。为进一步了解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通过已有路径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现状,本文以“新课改”政策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为调查个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归纳其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分层、有序的提出优化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建议,以便对教育政策决策者提供可鉴启示。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思路;第一部分从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支撑及价值定位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概述;第二部分在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总体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现状,并从参与路径的层次不清晰、参与路径的机会不平等、参与路径的目标不明确、参与路径的制度不规范四个视角,分析了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其内在原因;第三部分依据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提出了以提供信息为目标、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以分享政策决策权为目标和以促进政策合法化为目标四个层面的中小学教师参与路径,由一般教师、关键教师、核心教师分别对应的参与到不同的路径层面,形成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阶梯式参与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