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6h】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历程

(一)恢复阶段(1978年—1985年)

(二)发展阶段(1986年—2000年)

(三)改革阶段(2001年—2013年)

二、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特征

(一)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二)由同一性走向差异性

(三)由客体性走向主体性

(四)由单向性走向互动性

(五)由灌输性走向探究性

(六)由割裂性走向整体性

三、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三)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

(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六)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四、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途径

(一)政策层面

(二)理论层面

(三)实践层面

五、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评价

(一)成绩与经验

(二)问题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而梳理并研究新时期(新时期指1978年至今)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对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丰富初中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第二,为英语新课程改革提供指导性意见。其实践意义主要有:第一,促进初中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差异化、过程化;第二,推进学生学习英语方式的变革。
  1978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经历了四次课程改革,根据新时期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紧密结合我国不同时间段初中英语的全国统一教材以及英语课堂英语教师所采用的主流英语教学方法、策略,笔者将新时期以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划分为三个阶段:恢复阶段(1978年-1985年)、发展阶段(1986年-2000年)、改革阶段(2001年-2013年)。
  在这段时间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呈现为以下六种特征:一、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二、由同一性走向差异性;三、由客体性走向主体性;四、由单向性走向互动性;五、由灌输性走向探究性;六、由割裂性走向整体性。影响这些变革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第三,课程改革的要求;第四,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第六,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由此其变革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从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三个方面来阐述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途径。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成绩主要体现在:第一,英语教师教育观念变革;第二,传统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传统的机械式灌输教学依然存在;第二,思维方式非此即彼;第三,对新教学方式的理解浮于表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