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6h】

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现金股利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2.2 高管薪酬差距研究文献综述

2.3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2.4文献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理论借鉴

第4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4.1 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4.2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4.3 现金股利政策、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4.4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5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研究设计

5.2 描述性统计

5.3 相关性分析

5.4 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绩效多元回归分析

5.5 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5.6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5.7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是公司治理环节中较为重要的治理机制,对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企业未来绩效都能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而近几年来,先有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进行了半强制要求,后有财政部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限薪令”政策,强制规定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范围,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也对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众多的学者对现金股利或者高管薪酬差距单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现金股利的发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降低外部监督成本;同时,也有许多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也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很少有研究将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综合起来考虑其相互作用。
  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文献,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将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置于同一研究框架中,并以企业绩效为契合点,从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共同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按不同股权性质分组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
  首先,本文阐述了相关研究背景,并针对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而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本文对文中所要用到的现金股利、高管的范围、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后文需要用到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同时也对本文需要借鉴的经典股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锦标赛理论、公平理论等基础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根据基础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分别对现金股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共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本文的6个假设。再次,本文收集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相关数据,按总体样本组、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先单独对现金股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和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再实证检验现金股利、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1、现金股利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增加现金股利能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并且在非国有企业中,增加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更为明显;
  2、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表明高管薪酬差距符合锦标赛理论,提高高管薪酬差距将能显著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其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并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提高高管薪酬差距对高管人员的激励效果更大;
  3、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在提升企业绩效方面存在替代效应。由于现金股利能在一定程度上甄别高质量经理人,因此现任高管可能出于想要赢得“比赛”,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的目的而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以此干扰股东对高管业绩的正确判断,因此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相互抑制了其治理作用的发挥,但在国有企业中并没有发现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的替代效应。
  4、本文还发现公司规模、公司风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都能显著的影响企业绩效水平。
  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两条相关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也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