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儿童”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6h】

英汉“儿童”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views of Metaphor Studies

2.2 Reviews of Studies on Metaphors for Children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3.2 Cognitive Models and Cultural Models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Major Mapping Models of Metaphors for Children

4.1 Metaphors for Childre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4.2 Chinese-specific Metaphors for Children

4.3 English-specific Metaphors for Children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ultural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s on Metaphors for Childre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5.1 Interpretation on Cross-cultural Universality of Metaphors for Children

5.2 Interpretation on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of Metaphors for Children

5.3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6.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经验主义和体验现实主义哲学地位的确立为隐喻的认知观提供了基础假设。认知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能够组织和构建概念的认知工具,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表现出来。隐喻包含着一系列系统化的映射,这些映射的建立基于人类的体验经验。然而,任何认知和体验本质上都离不开文化,因此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文化及社会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类理解其体验以及建立在这些体验基础上的概念隐喻。K?vecses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对隐喻现象研究做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延展,他将视角转向文化背景下隐喻所呈现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由于隐喻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概念结构也能体现出文化特定性,因此隐喻是认知和文化双导向的现象。
  “儿童”这个概念指代的是18岁以下的相对于成人的人类群体。我们发现人类思考或是谈论儿童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表现为日常话语体系中存在大量的儿童隐喻性陈述。而事实上,这些隐喻性陈述所反映出的也恰恰是成人特定的儿童观,即成人社会依照一定的期待和需求对儿童进行的社会建构。儿童相对成人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未成熟性和可发展性,如何看待儿童的未成熟性与可发展性则涉及到人们的儿童观。
  基于语料,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儿童隐喻性陈述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儿童”这个概念是如何通过其他概念域的概念得到构建的?(2)英汉日常语境下的儿童隐喻有何普遍性和差异性?(3)如何从文化认知角度对这些普遍性和差异性作出解释?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研究有如下发现:
  (1)人类对儿童的隐喻性构建和识解是通过始源域和目标域“儿童”之间的一系列具体映射实现的。通过研究,本文在属类层面概括出了六个英汉共有且显著使用的儿童概念隐喻。除此之外,本文还确定了一些属类层面具有跨文化差异的儿童概念隐喻,以及相同儿童概念隐喻下的具体实例化差异。
  (2)在对儿童隐喻的跨文化普遍性作出解释时,我们发现:基于人类经验事实,英汉存在相似的儿童典型认知模型,这将激发出人类跨文化构建相似儿童隐喻的潜能。另外,对于某些始源域概念的共有体验和认知也有助于解释跨文化背景下的儿童隐喻普遍性。
  (3)不同的体验经验和不同的认知偏好共同导致了跨文化的儿童隐喻差异。尤其是不同的儿童文化模型使儿童典型认知模型中的不同方面得以突出,从而导致突显的儿童隐喻呈现差异。而相同始源域下某些概念的不同认知和文化模型造成了属类层面同一儿童概念隐喻下具体呈现的差异。
  英汉儿童隐喻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探索“儿童”概念的隐喻构建,以及这一过程与人类认知体验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传统儿童观的反思,为更加科学的儿童观的构建做基础。另外,本文从文化认知视角对跨文化儿童隐喻进行的探讨也为其他跨文化隐喻现象研究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