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6h】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词汇表

导论

一、选题及其目的

二、既往研究得失

三、相关理论背景

四、本文研究策略

第一章临潭社区的边缘性

第一节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

第二节地方社会的政治和权力

第三节族群的移入和消长

第四节宗教生活的多元化共存

第五节地方社会的边缘性

第二章宗教群体的创建

第一节西北伊斯兰教的传统

第二节马启西早年的宗教实践

第三节马启西宗教理念的来源

第四节皈依者和皈依故事

第三章存续于多重族群关系之中

第一节定名于教争之中

第二节教争的转换和浩劫

第三节深陷民族矛盾的陷阱

第四章生存空间的开拓

第一节民族关系的经营

第二节追求民族国家认同

第三节同知识界的互动

第五章引领者及其象征

第一节魅力、功修和传承

第二节社会实践传统的延续

第三节教主崇拜和拱北修建

第六章群体内部组织体系

第一节定居点形成和分布

第二节清真寺及经堂教育

第三节管理机构和组织化管理

第七章日常生活中的族群区分

第一节服饰特征和变更

第二节婚姻策略和边界维系

第三节宗教生活上的区分

第四节丧葬、纪念和墓地

第八章尔麦里的过程与阐释

第一节尔麦里的准备

第二节尔麦里的高潮和结束

第三节尔麦里的阐释

结论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

一、环境、互动和族群性的构建

二、族群性构建的文化资源

三、族群间排斥和合法性的维系

四、认同的表达和族群性维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伊斯兰教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释.本文注意将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和其在历史和现实中个案性的实践相结合,力图对其集体认同建立、发展和延续,做出历史人类学的分析和阐释,借此理解其集体认同的表达和演变.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突破既往研究局限于历史研究范围之内情形.同时,因为引入了人类学中族群认同研究的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扭转既往研究中忽视理论探讨的倾向.而且,本文提出将它放在中国西北回族穆斯林社会的时空背景中来研究的方法,即将它放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变迁中来考察,且尤其关注各种因素对其建立、发展和延续的影响,及其在集体认同表达中的体现.本文通过西道堂研究,提供了一个多重社会关系形式变迁下的族群性构建的地方性个案,展示了历史和现实中影响族群认同的多种可能性.和既往对回族内部认同差异性的研究相比,本文在肯定各种社会关系形式的变迁对族群认同表达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同时,并在复杂的地方历史中,发掘出人们在族群性构建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