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
【6h】

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内涵、研究的范围和价值

一、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的诸要素

二、探讨唐蕃战争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三、关于赤祖德赞和钵阐布研究

第三节 研究状况与资料特点

一、以往研究览略

二、资料的运用和特点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吐蕃东向发展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吐蕃东向发展的渊源背景

一、考古研究的支持

二、文献记载的印证

三、汉藏渊源关系的旁证

第二节 吐蕃东向发展动因与融合纽带

一、吐蕃东向发展的综合因素

二、地理、交通和经济等原素

三、隋唐统一与吐蕃东向发展的政治动因

第三节 吐蕃东向发展之媒——和亲及其影响

一、唐朝对吐蕃产生的凝聚力

二、文成公主与唐的中心理念

三、唐蕃再次和亲

四、和亲后唐蕃双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

五、两公主促进吐蕃佛教发展的意义

第四节 吐蕃血缘部落联盟及其军事兴起

一、吐蕃血缘部落的起源与特点

二、吐蕃的兴起与东向发展之步

三、在军政建制中血缘关系的特点

四、血缘家族世袭军事集团的兴起

第三章 吐蕃的扩张战争与融合的交织

第一节 吐蕃东向发展与噶尔家族发动的战争

一、吐蕃军事集团进攻与东向发展的开始

二、噶尔家族与唐朝争夺西域的战争

三、噶尔家族后裔在唐的服役事迹

第二节 吐蕃东向发展之点——占据河西九曲

一、唐蕃神龙会盟

二、吐蕃占据河西九曲

三、在唐蕃战和对峙下金城公主的作用

四、吐蕃为占据九曲等事宜与唐的争执

五、赤德祖赞奉送和好书信

六、唐蕃赤岭划界与互市和好

第三节 唐蕃清水会盟与唐对局势的逆转

一、唐蕃清水会盟

二、泾原兵变对吐蕃的影响

三、平凉劫盟

四、唐对局势的逆转

第四章 吐蕃统治河陇部族与东向融合

第一节 吐蕃势力向河陇的扩展

一、唐军破大小勃律和规复河西九曲地

二、吐蕃乘“安史之乱”向陇右发展

三、唐河西战略与吐蕃向河西的扩展

四、长安危局的解除

五、唐蕃互使及唐对吐蕃势力遏制

第二节 吐蕃本部治下的部族境遇

一、落入吐蕃的唐人

二、吐蕃境内唐人的境遇

三、没蕃唐人在吐蕃的作为

四、唐朝僧人及佛教对吐蕃的贡献

第三节 吐蕃统治河陇部族及其民族融合

一、吐蕃治下的河陇部族

二、吐蕃对河陇的政治和军事统治

三、吐蕃对河陇的经济统治

四、吐蕃治下河陇佛教文化的发展

五、吐蕃治下的融合状况

第五章 赤德松赞和赤祖德赞对唐关系的改善

第一节 重用主和派人物钵阐布为相

一、钵阐布名称及其职官注解

二、两个钵阐布及其产生的背景

三、钵阐布班第·定埃增的身世

第二节 唐敕吐蕃宰相钵阐布及事宜的商谈

一、敕吐蕃宰相沙门钵阐布

二、唐蕃关系改进与释放官员事宜

第三节“三州”问题及敕尚绮心儿等书

一、有关“三州”问题的由来

二、钵阐布倡议归还唐的“三州”

三、敕吐蕃宰相尚绮心儿等书

第四节 唐蕃“三州”交涉与商谈和盟

一、因吐蕃与回鹘战事延误归还

二、从和好大局处理边事

三、唐蕃“三州”交涉经过

第六章 赤祖德赞(赤热巴坚)的改革

第一节 赤祖德赞继位前的危机与革新

一、吐蕃统治危机的表现

二、牟尼赞普的“四大供”和“三均财富”

三、赤德松赞进一步的佛教革新

第二节 赤祖德赞对吐蕃制度的重大改革

一、继位和设置年号

二、继承前代政策和革新精神

三、极力扶持佛教的重大举措

四、赤祖德赞与钵阐布(甲、乙)

第三节 赤祖德赞推行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以佛教为思想武器巩固统治地位

二、有利于削弱军事贵族再度威胁朝政

三、推动和盟及唐蕃关系的改善

第七章 赤祖德赞与唐蕃会盟及他的命运

第一节 和盟成为赤祖德赞时期的大趋势

一、和盟成为最大的议题

二、会盟之前的局势

第二节 赤祖德赞与唐蕃会盟

一、唐蕃在长安的会盟

二、唐蕃在逻些的会盟

三、《唐蕃会盟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第三节 宫廷政变与赤祖德赞的命运

一、会盟促进唐蕃关系的大发展

二、发生宫廷政变的原因分析

三、宫廷政变的经过和结果

四、历史评价

第八章 吐蕃灭亡与其东向发展的余声

第一节 达磨灭佛辩与吐蕃的崩溃

一、所谓朗达玛灭佛分析

二、灭佛后佛教民间化的发展

三、吐蕃王朝的崩溃

第二节 吐蕃灭亡后东向与融合的余声

一、唐朝规复失地与诸部归唐趋势

二、吐蕃部落的融合与发展

三、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的走向

四、基本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藏汉文原始史料,对吐蕃王朝(the Tu-Bo Dynasty)东向发展与融合的历史,以及赤祖德赞(khri gtsug lde brtsan)进行了全面而又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约十六万字。第一章,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价值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多种学科的角度分析并申述了藏汉历史渊源关系,证明自古以来西藏高原与中原文明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同时,从历史大观纵横两面立体地探讨了吐蕃东向发展的动因与融合的纽带。并且认为:吐蕃处于隋唐--中国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吐蕃的东向发展与融合,正是她加入到这一时代进程的具体表现。由此不仅丰富了我国隋唐时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内容,促进了藏族自身的最终形成,而且加快了吐蕃与中原文明的交流及藏族的发展,加速了藏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甚至对后来我国河西陇右等地区的民族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章,介绍了吐蕃东向发展的主要过程,其中讨论了吐蕃东向发展的手段战争与融合的交叉关系及其影响。宏观地展现了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唐蕃之间包括战争在内的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融合与发展途径。第四章,探讨了吐蕃时期融合的特点、内容和方向。重点讨论了吐蕃进入河陇地区的历史以及在吐蕃治下河陇部族的融合情况;此外对陷蕃的唐人(如使者、俘虏等)的作用以及文化交流(如佛教往来)对融合的作用等问题也做了讨论。
   第五章至第八章,是以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为大背景,对赤祖德赞及其历史地位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如,分析和探讨了他继位的复杂背景、继位后采取的政策和推行内部革新及其原因、过程、性质和结果等问题;讨论和分析了赤祖德赞时期的唐蕃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Bo and the Tang Dynasties)进程,特别是系统分析了赤祖德赞和钵阐布(dpal chen po)采取措施推动唐蕃关系改善直至实现了长庆唐蕃会盟的经过;此外还细研了引发宫廷政变以至于赤祖德赞被弑的真正原因,详细地分析了发生这一系列事件的深刻而真实的社会、政治等背景和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是佛本斗争所致。论文还对赤祖德赞做出历史的评价;对所谓朗达玛灭佛进行了分析;等等。论文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了新的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期望把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