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眠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神经递质、激素的关联性研究
【6h】

失眠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神经递质、激素的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失眠症各症候群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数据结果

2.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情况

2.2 证素分布情况

2.3 失眠症各证素的组合情况

3 讨论

3.1 失眠症患者证素分布特点

3.2 失眠症各证素的组合情况分析

第二章 失眠症相关证素与5-HT、Glu、GABA及Melatonin等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同第一章所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数据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4种相关神经递质比较

2.2 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素与其神经递质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递质的差异性

3.2 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素与神经递质的相关性

4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阐明失眠症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2、探讨失眠症中医证素与5-羟色胺(5-HT)、谷氨酸(G(1)u)、r-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Melatonin)等相关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关联性,揭示失眠症中医证候病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1、研究对象来源:观察组:厦门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100例。对照组:厦门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符合对照组纳入标准人员100例。
   2、四诊资料采集: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由经过严格培训且合格中医专业人员参加调查。按规范的方法收集四诊资料,以“600常见症状的辨证意义”为依据,明确症状内涵,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症状轻、中、重程度的定义,制定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量表(见附录A)。证素辨证:辨证时,分别将病人的症状,输入计算机《中医证素系统编程》(福建中医药大学提供),系统自动产生证素积分的结果。
   3、相关神经递质及激素检测:所有入选人员均在上午空腹坐位取静脉血3ml,标本按检测要求采用抗凝(EDTA),低温处理(-40℃),并于1h内离心冷冻保存,每收集50份,用低温(-40℃)冰箱送至福建中医药大学证研究基地实验室,选用酶联免疫法,由该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人检测。
   结果:
   1、观察组完成97例,脱失3例,脱失率3%;对照组完成95例,脱失5例,脱失率5%。
   2、病位证素积分情况为心神95例、肝89例、心10倒、肾2例、胆1例。病性证素积分情况为阴虚94例、阳亢82例、血虚77例、气滞75倒、痰74例、热70例、气虚64例、湿51例、阳虚16例、气陷1例、食积1例。
   3、失眠症患者很少出现单一的证素,多数情况是一个患者具有多种证素。从患者的积分情况分析,兼有10个证素的达30.93%,是最为多见的;兼有7个、8个证素的较为常见共占28.86%;以1个、2个、3个的较为少见,共占有5.15%。
   4、失眠症患者中单纯虚证的占4.21%,单纯实证的占0.00%,虚实夹杂证的占95.79%。
   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5-HT相比,P=0.000<0.01,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的G1u相比,P=0.000<0.01,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的GABA相比,P=0.000<0.01,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elatonin相比,P=0.000<0.01,有显著性差异。
   6、失眠症患者的病位证素肝与Melatonin的相关性分析: r=0.239,P=0.024<0.05,有低度相关性。其他证素与5-HT、G1u、GABA、Melatonin的相关性分析均为P>0.05,无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1、研究表明失眠症的主要病位为心神、肝、心,主要病性为阴虚、阳亢、血虚、气滞、痰、热、气虚、湿、阳虚。
   2、失眠症多虚实夹杂,证素相兼,主要相兼的证素有阴虚、阳亢、血虚、气滞、痰、热、气虚、湿、阳虚等,因此临床辨证论治,应兼顾虚实,不可盲目运用单纯的补虚和泻实方法,临床可以以阴虚、阳亢、气滞、痰、热、气虚等为辨证施治的重点。
   3、对比健康人来看,失眠症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存在着失调的现象。
   4、中医的病位证素肝与Melatonin具有相关性,对褪黑素异常的失眠症患者可考虑从调肝入手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