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贡献研究
【6h】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贡献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创新点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点与难点

1 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

1.1 国际背景

1.1.1 美国奉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

1.1.2 亚非地区的国家共同的政治诉求

1.2 国内背景

1.2.1 新中国打破西方国家外交封锁的需要

1.2.2 新中国开展和平外交的需要

2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思想的阐述

2.1 和平共处,达成共识,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团结

2.1.1 和平共处十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延伸

2.1.2 和平共处是当时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2.2 求同存异——协调各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针

2.2.1 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提出

2.2.2 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内涵及指向

2.3 平等相待——进行外交活动的基本态度

2.3.1 平等相待的必要性

2.3.2 对平等相待的理解

3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贡献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3.1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贡献的历史意义

3.1.1 对建国初期我国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1.2 求同存异原则的阐释促使了新中国逐步摆脱了外交困境

3.2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时代价值

3.2.1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当今时代的共通性

3.2.2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外交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对新中国的外交做出重要贡献,使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建国以后,全新的历史性突破代表着新中国外交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周总理在世界上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之父,周恩来不仅开拓了新中国外交,也为以后的外交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周恩来为新中国制定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面对当前的外交争端,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值得我们来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以便于全面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本文分三个部分来阐述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贡献,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万隆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阐述了国际方面美国的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和亚非国家共同的政治诉求;国内方面从新中国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新中国开展和平外交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的新中国外交思想。首先阐述的是要达成和平共处的共识以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其次是做到求同存异,以便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最后国家之间要平等相待,这是进行一切外交活动的基本态度。第三部分,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贡献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建国初期我国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周恩来所阐述的求同存异原则促使新中国逐步摆脱了外交困境。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外交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外交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构建和谐世界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田昊帛;

  •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大学;
  • 学科 中共党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发水;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万隆会议; 新中国; 周恩来; 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