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疏导机制——以辽宁省为例
【6h】

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疏导机制——以辽宁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3 基本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疏导机制现状

2.1 突发公共事件

2.1.1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2.1.2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

2.1.3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2.2 心理危机

2.2.1 心理危机的概念

2.2.2 公共突发事件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危机

2.3 心理危机疏导机制现状

2.3.1 心理危机疏导机制的概念

2.3.2 心理危机疏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2.3.3 国内外心理危机疏导机制现状

3 辽宁省心理危机疏导服务现状

3.1 辽宁省心理危机疏导机构

3.1.1 心理学科研机构

3.1.2 心理学社会服务机构

3.1.3 心理学社会组织

3.1.4 心理健康服务人力资源

3.2 近年来辽宁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疏导服务

3.2.1 大连“5·7空难”

3.2.2 “非典”

3.2.3 海城“3·19学生饮用豆奶事件”

3.2.4 “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后干预

3.2.5 抚顺“8·16”特大洪水灾害

4 辽宁省心理疏导服务特点分析

4.1 心理健康服务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4.2 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众多,但缺乏统一规范

4.2.1 缺乏管理规范

4.2.2 缺乏入行标准

4.2.3 缺乏职业准则

4.3 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总体量少,专业素质偏低

4.3.1 辽宁省心理咨询工作者分布比例高于全国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4.3.2 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人员匮乏

4.4 心理健康服务教育培训亟待加强

4.4.1 专业学历教育重视学科教育,临床训练不足

4.4.2 非学历培训机构较少,功能不齐全

4.5 行业社团组织建设不完善

4.5.1 覆盖不全面,部分社团组织功能不齐全

4.5.2 各社团组织之间缺乏交流整合

5 建立我国心理疏导机制的构想

5.1 建立心理疏导指导委员会

5.1.1 制定计划

5.1.2 决策方案

5.1.3 监督执行

5.1.4 协调指挥

5.2 组织心理疏导专家团队

5.3 形成完备的志愿者队伍

5.3.1 心理疏导工作者的选拔

5.3.2 知识技术的专业培训

5.3.3 实际观摩和心理疏导实践

5.4 建立突发事件社区心理援助模式

5.4.1 成立社区心理援助机构

5.4.2 培训社区心理援助队伍

5.4.3 内化心理援助于社区文化活动中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革和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经常发生。尤其是在辽宁省这样一个老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就业、升学等生活压力大,各种矿难、工业事故更是频有发生,这些不但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更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创伤与危机,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政府成功处置了大量社会性突发事件,对这些个案,应该用现代社会科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来挖掘、整理和研究,应上升到理论层面,并研究出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指导管理者化解社会心理危机。
  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因此调研辽宁省突发事件的心理疏导情况对建立健全我国心理疏导机制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形成关于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疏导机制的研究综述。在对辽宁省内各市心理疏导实施活动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突发事件心理疏导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梳理。通过对辽宁省典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心理疏导机制的一般性研究,从而提出建立适合我国政府实际情况的突发事件应对运行机制的构想,期望能缩小突发事件影响的扩散范围,减轻事后引起心理危机的程度,建立和发展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从而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