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垂直专业化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研究
【6h】

垂直专业化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垂直专业化分工相关文献综述

1.2.2 加工贸易相关文献

1.2.3 垂直专业化分工下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垂直专业化下国际产业分工新格局

2.1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2.1.1 发展中经济体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2.1.2 转移内容多元化

2.1.3 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

2.1.4 非股权式转移日益崛起

2.1.5 集群式转移越发重要

2.2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2.2.1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跨国公司

2.2.2 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

2.2.3 产业链整体转移

2.3 当代国际分工新格局

2.3.1 从产业分工向产品分工的转化

2.3.2 要素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新方向

2.3.3 不公平的新格局

3 垂直专业化下我国的加工贸易

3.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

3.2.1 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

3.2.2 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3.2.3 加工贸易产业附加值低

3.2.4 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在加工贸易中比重较大

4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内涵及路径

4.1 产业升级的内涵

4.1.1 以要素禀赋的动态转化为基础的产业升级模型

4.1.2 完整的产业升级内涵

4.2 产业升级的一般路径

4.2.1 H-K模型的启发

4.2.2 加工贸易升级的两种模式

5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5.1 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因素

5.1.1 技术研发能力

5.1.2 高级人力资源供给

5.1.3 生产性服务业

5.1.4 外商投资

5.1.5 市场规模

5.1.6 对外贸易依存度

5.2 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建立

5.2.2 计量结果

5.2.3 对计量结果的分析

6 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升级的经验

6.1 新加坡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6.1.1 新加坡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过程

6.1.2 新加坡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经验

6.2 台湾地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6.2.1 台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过程

6.2.2 台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经验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结论

7.1.1 各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升级路径

7.1.2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缺乏内在动力

7.2 政策建议

7.2.1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深度

7.2.2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广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想要完成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垂直专业化分工这个大环境。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次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这体现了我国加工贸易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加工贸易抗冲击性较差的现实。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加工贸易大国,增加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附加值,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全球地位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由此,本文以垂直专业化分工为背景,通过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路径以及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期探究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之前国内外学者,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以及加工贸易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当前全球范围内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直观的得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并以H-K模型为基础,借鉴我国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内涵及路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然后,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选取了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较大的七个省市自2004到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以上分析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希望切实促进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