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水平对颅内肿瘤定性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6h】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水平对颅内肿瘤定性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及仪器设备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试剂及材料

2.1.3 试剂配制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流程与方法

2.2.1 收集各样本病例资料

2.2.2 血清及肿瘤组织样本的收集和预处理

2.2.3 游离DNA的提取

2.2.4 组织DNA提取

2.2.5 DNA重亚硫酸氢盐修饰

2.2.6 PCR扩增

2.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8 标准品设计合成、克隆扩增及质粒提取

2.2.9 浓度梯度标准品准备

2.2.10 探针设计合成

2.2.11 液相芯片系统检测

2.2.12 IDH-1(3417),IDH-2(3418),TERT(7015)基因测序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恶性脑胶质瘤、良性颅内肿瘤及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水平比较

3.2 胶质瘤患者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水平与其生存时间呈正相关

3.3 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水平和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及ROC曲线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A: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B:在校期间参加的项目

附表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表二: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不同病理分型的颅内肿瘤患者血清游离核酸的整体甲基化水平,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对颅内肿瘤患者的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探讨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5例各种类型的颅内肿瘤患者(109例不同病理分型的胶质瘤、56例不同类型良性肿瘤)的血清样本,及36例配对的肿瘤组织样本,同时收集5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作为对照,应用液相芯片系统分别检测各样本中Alu序列的甲基化水平,用以代表各样本中DNA整体甲基化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该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胶质瘤组血清样本中游离DNA整体甲基化中位数水平为55.62%(IQR,49.98-63.1%),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位数水平分别为69.16%(IQR,65.14-70.88%)和67.54%(IQR,65.25-71.37%)。恶性胶质瘤组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良性颅内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样本和组织样本中检测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r=0.7526);恶性胶质瘤患者游离DNA整体甲基化水平的高低和生存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利用液相芯片系统,我们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对41例不同的样本同时进行检测。结论 检测血清游离核酸的整体甲基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良恶性颅内肿瘤的筛查、恶性胶质瘤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液相芯片系统检测血清游离核酸中的生物学标志物,由于其无创、简便、低成本、高通量、高精度及并行检测等优势特点,在颅内肿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 作者

    宦玮;

  •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通大学;
  • 学科 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学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建;施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液相芯片; 颅内肿瘤; 游离核酸; 甲基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