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 >UGT1A9I399C>T多态性对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应的影响

UGT1A9I399C>T多态性对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应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1399C>T多态性对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良性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女性患者91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1±20%).术前常规检查心、肝、肺、肾功能均无异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直接测序技术,对UGT1A9 I399C>T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根据UGT1A9 I399C>T基因型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I399C/C,I399C/T,I399T/T三组.麻醉诱导: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时的血浆靶控浓度为3μg/m1,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5μ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置入喉罩并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输注,瑞芬太尼0.2-0.3μg/kg/min持续泵入,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6mg/kg;手术结束前30min和5min分别停用顺式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即刻停止丙泊酚的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阿托品和新斯的明进行肌松药的拮抗,同时对患者进行丙泊酚镇静效应的评估,待其神志清醒并且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后拔除喉罩。记录患者停止输注丙泊酚至警觉-镇静评分(OAAIS)达4分的时间、BIS值和效应室浓度;BIS升至80的时间及效应室浓度。结论:静脉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后患者意识恢复期的镇静效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UGT1A9 I399C>T多态性对此镇静效应无显著影响,此位点不是影响丙泊酚镇静效应的遗传标记物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