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儿童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生及早预判患儿的疗效而选择更积极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确诊为SLE患儿共85例,其中初诊儿童SLE患儿54例,已在外院诊治过的儿童SLE患儿23例,新生儿狼疮患儿8例.对于54例初诊儿童SLE患儿,根据其对治疗的效应分为两组,一组经治疗后半年内病情完全或部分缓解,为治疗有效组,另一组为治疗半年以上未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标准,为疗效不佳组.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报告以及随访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起病年龄、初诊时的病程、皮疹、关节肿痛、发热和口腔溃疡的发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血浆球蛋白、血钠、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清补体水平、下细胞亚群、IgA, IgM, IgE、抗ds-DNA阳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以下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疗效不佳组,男孩更常见,浮肿的发生率更高,浆膜炎的发生率更高,更容易出现Coombs,试验阳性,肾脏病理分型以Ⅳ或Ⅳ+Ⅴ型者居多(8/887/30 )。疗效不佳组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内生肌醉清除率、血钙、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均低于治疗有效组,血钾、血磷、I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SLEDAI评分均高于治疗有效组。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Ccrn/1.73m2、血钾>4.43mmol/L,血钙、血磷>1.655mmol/L,血二氧化碳结合力、I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771.5mg以及SLEDAI评分超过11.5分的SLE患儿更容易发生疗效不佳。结论:男孩、出现浮肿、有浆膜炎发生、Coombs,试验阳性、肾脏病理分型为Ⅳ或Ⅳ+Ⅴ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Ccrn/1.73m2、血钾>4.43mmol/L,血钙、血磷>1.655mmol/L,血二氧化碳结合力、I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771.5mg以及SLEDAI评分超过11.5分是是儿童期SLE患者容易发生疗效不佳危险因素,对这些患儿临床医生要警惕,可考虑选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