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婴幼儿起搏器安装注意事项及随访资料分析

婴幼儿起搏器安装注意事项及随访资料分析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婴幼儿起搏器安装方法及特点,根据随访资料分析不同起搏模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行起搏器安装的婴幼儿,根据患儿病因、年龄、体重及营养发育情况,分别选择心内膜和心外膜起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儿选择行心房或心室起搏;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选择心内膜起搏,起搏导线分别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右室,外科术后房室传导阻滞均行心外膜起搏;起搏器安装后予抗生素治疗5天,无异常出院随访.随访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并予起搏器程控。结果:46例婴幼儿行起搏器安装,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1.57±0.89岁(0.4-3.5岁),平均体重10.93±3.34Kg(5.6-18Kg),心内膜起搏17例,心外膜起搏29例;单腔起搏45例,双腔起搏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均先行介入治疗,然后安装起搏器;30例参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6年(1-10年),13例因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7例因导线移位或脱落更换导线;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病例术后21天恢复房室传导拔除导线,2例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出现伤口感染、裂开,1例随访8年出现心功能不全,3例心外膜起搏患儿随访更换为心内双腔起搏,3例心内膜起搏由单腔起搏变为双腔起搏。结论:婴幼儿行起搏器安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心内膜或心外膜起搏,随访注意感染、导线移位、脱落和起搏电池过早耗竭等导致的起搏不良,虽然行单腔起搏,但心功能不全发生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