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实力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实力

摘要

这些年来我们对国家发展成就和经济实力的评估方面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其核心是在肯定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实力评估的新原理、特点,缺乏科学和正确的方法,以至于往往过高地估计了发展的成就和相对实力.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同比较方法中存在着对国力评估的差异,由于经济全球化使许多重要概念发生了变化,国力估计需要考虑一系列新的问题。 在客观认识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中,需要把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相区别,把"三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区别.只有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本(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生产出口产品而形成的一般贸易,才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其他形式只是部分地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要准确地评估出口结构与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产业结构进步和国际分工地位是不能直接用出口产品结构或国内产业结构来衡量的.要定量分析外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引进外资效益的评估不能以全部外资企业的GDP或出口等来衡量.要辩证地看待外资流入的结构提升与国民经济的风险,有必要在看到外资结构提升中问题的一面.要深入评判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不等于中国引进外资取得的技术进步.要冷静地思考中国的制造能力与国际分工地位,中国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工场",即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加工场.在国力评估中,要解决几个重要的观念问题,其中包括:外资数量不是发展成就的直接指标或国力提升的指标;外商独资企业不是中国国力的一部分;对外开放不只是为了摆脱贫困,而且要建设经济强国,必须高度关注开放型体制中的国家安全;要正确估计对外开放成就与国内条件的关系,正是国内的体制改革为国内闲置生产要素增大投入后创造的条件才使外资可能发挥作用;要清醒评估外资引进中的成本,包括税收政策优惠、土地批租上对外资的让利、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劳动者权益损害,等等.对于开放的目标追求与增强真实国力的核心战略,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国民财富积累和综合国力提升的相对速度问题,必须深刻认识现行增长与发展指标的缺陷,GDP是基于政治和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意义上而言的序出,而不是以该国国民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主体意义上而言的产出,这对国家经济实力评估是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问题,二者对中国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的改革,消除恶性竞争利益外流的体制原因.要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必须高度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从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要素结构上规划全面培育高级稀缺要素,加大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的投入,不断增加适合知识经济要求的生产要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