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滇池、洱海、泸沽湖藻源内负荷对比研究

滇池、洱海、泸沽湖藻源内负荷对比研究

摘要

藻类的种类组成、藻密度和生物量直接反映湖泊的水质和营养状况;藻源内负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藻源内负荷的削减和控制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滇池、洱海、泸沽湖为研究对象,分别鉴定藻类7门85属,8门98属,4门24属;年均藻密度分别为75604万cells·L-1、4695万cells·L-1、209 9万cells·L-1,优势种分别为微囊藻属、微囊藻属、星杆藻属;全湖藻湿重分别为103494 t、41856 t、3709t;采用水质指标TN、TP、CODCr、CODMn表征湖泊典型藻类的藻源内负荷,结果表明,滇池藻源TN、TP、CODCr、CODMn负荷总量分别为1173.9 t、87.72t、42957 t、8810.7 t,洱海分别为876.8 t、63.02 t、40552t、8384.4 t,泸沽湖为0.与太湖、巢湖污染负荷组成的对比分析表明,太湖藻源内负荷总量最高,滇池次之,巢湖最低;洱海藻源内负荷与外源污染负荷的比值最高,滇池次之,巢湖最低.四湖藻源内负荷均主要来自微囊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