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 >文明之余,抵达之谜:1970-80世代小说的时代残像

文明之余,抵达之谜:1970-80世代小说的时代残像

摘要

不论台湾或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者,都同时面对着都市与乡土、资本与社会、历史与国族等不同面向的命题,不同的回应也各自形成其评论与研究体系中的美学判断与评价,也组构出如今所见的台湾六、七年级记忆共同体,以及中国大陆70, 80后的感觉结构。然而追根究底,这是一场集体性的伦理行动,这些创作所处理的问题表象,无一不是回归到关于「伦理」的提问。伦理与道德不同,道德是建立在人类的风俗模式与价值标准上,所以现代法律的背后必然具有道德意识型态。透过伊格言、陈柏青、阿乙、郭敬明等作家的长篇小说,探讨1970-80世代的作家,如何连结他们与现实,重新界定他们跟时代的关系,展现他们作为六年级/70后与七年级/80后的世代意识。虽然对于70后作家的风格,研究者有着两极化的态度,但70后世代总是染上一层强烈的身处在「历史夹缝」中、「被遮蔽」的形象,而这跟在世纪之交便强势登场的80后作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80后作家所展现出来的书写特色,虽然表面上与70后作家有所重叠,但其实有本质上的不同,像是70后作家常常透过另类场景表述青春,而80后作家将其与日常场景结合。不同于其他世代,1970-80世代的作家,从成长初始,就要遭逢着这个时代的转身,其所带来的巨大的时间景观的崩毁,以及背后不断剧烈变动的文明景深。他们在面对着台湾与中国大陆在不同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重构与世代冲突问题同时,在各自的世代感觉结构中,他们又必须寻找现实跟文学上的自我定位与出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