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武王勘黎'考辨

摘要

清华简中有《耆夜》一篇,篇首所记"武王八年征伐(鄙),大戡之",与《尚书·西伯戡黎》内容相关.论者认为该篇简文纠正了《尚书大传》、《史记》以为伐黎为文王时事的传统说法,应该为"武王勘黎","西伯"应为武王而非文王.本文认为,《尚书》"西伯勘黎"之"西伯"应为文王,与此"武王勘黎"可称为"二次勘黎",两者并不矛盾.同时本文对有学者认为"武王勘黎"在今黎阳浚县的说法,不能赞同.浚县大伾山在商代是王朝圣都"景亳"所在,到了商代晚期,紧邻浚县的洪县朝歌已是殷纣王的离宫别馆,又是拱卫都城,军事战略要地.武王在牧野之战以前,无论如何也不会讨伐到这里.况且,在甲骨文中黎阳浚县有地名称"(稀)"(即伾),是大伾山名字之由来,即当时浚县不称为"黎".浚县之有"黎"、"黎阳"之名,盖在春秋时黎国为狄所灭,黎侯寓居于卫国之后.甲骨文中有地名"(勿)、(笤)"(即(初)、黎),据考证,在殷都西部、晋南上党一带.这才是"文王勘黎"、"武王勘黎"的所在.也就是说,"文王勘黎"在山西省东南部的古黎国一带,"武王勘黎"仍在于此.盖商代黎候是个叛服不常的方国,所以文王勘之,武王亦勘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