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65458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煤炭学报、佛山陶瓷、山东陶瓷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特种陶瓷行业发展及粉体制备研讨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等;蜂窝陶瓷的相关文献由1847位作者贡献,包括彭红、孙敏、朱增赞等。

蜂窝陶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5458 占比:99.86%

总计:165687篇

蜂窝陶瓷—发文趋势图

蜂窝陶瓷

-研究学者

  • 彭红
  • 孙敏
  • 朱增赞
  • 潘吉庆
  • 郭帅熠
  • 孔贵荣
  • 周峰
  • 徐张铭
  • 徐越
  • 黄妃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利霞; 王芳; 蔡海军
    • 摘要: 通过洗涂法成功将La修饰的Cu-Mn尖晶石氧化物涂覆于蜂窝陶瓷上,并将其用于乙酸乙酯的催化分解。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H_(2)程序升温还原、Brunauer-Emmett-Teller(BET)法、场发射扫描电镜对La修饰的Cu-Mn氧化物进行了表征。此外,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和稀土掺杂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H_(4))_(2)CO_(3)为沉淀剂的CuMn_(2)O_(4)尖晶石可以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吸附,而稀土掺杂虽然没有明显改变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但其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性并降低了催化分解的温度。对于乙酸乙酯的催化分解,在239°C、12500 h^(-1)的空速和1000×10^(-6)mol/cm^(3)的条件下,负载在蜂窝陶瓷上的稀土改性Cu-Mn氧化物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使乙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100%,且在连续反应1440 min后,乙酸乙酯的去除率仍为100%。
    • 吕永标
    • 摘要: 以单块蜂窝陶瓷蓄热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模型,对高温烟气和低温空气周期性交替流入单块蓄热体的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构参数对蓄热体内传热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蓄热体的换热能力随着圆角半径的增加而减小;蓄热体的温度效率和热回收率随着孔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质量传热系数随着壁厚的增加而减小;蓄热体的换热比表面积随着格孔边长的增加而减小,蓄热体温度效率和热回收率也随着格孔边长的增加而减小。
    • 单龙; 徐菲菲; 王玲
    • 摘要: 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铜锰氧化物为活性组分,CeO 2为助剂,通过浸渍法制备CuMnO x-CeO 2/CC催化剂,利用氮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4种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固定催化床考察了催化剂对萘、菲、芘3种多环芳烃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19.1%CuMnO x-CeO 2/CC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其对萘、菲、芘的催化率分别达到了69%、64%和63%,SEM和XRD结果也显示19.1%CuMnO x-CeO 2/CC时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达到单层分散阙值,生成了铜锰尖晶石,铜锰尖晶石的存在可以显著的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 杨帆; 陈国军
    • 摘要: 全球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质量污染,为了面对日益严重的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本文讨论了采用蜂窝陶瓷催化剂过滤净化排放尾气的办法来解决。文中首先对汽车尾气污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概述,指出其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而论述了蜂窝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重点讲解了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法、蜂窝陶瓷热压铸成型法两种工艺流程以及给出了常规的蜂窝陶瓷烧成温度曲线。最后还论述了汽车蜂窝陶瓷过滤尾气原理以及现代新型汽车尾气环保处理技术,同时较为详细的讲解了TWC、GPF原理结构与参数配置等内容。
    • 赫帅
    • 摘要: 以HZSM-5(280)分子筛为吸附剂,添加玻璃纤维、黏合剂制备涂层浆液涂覆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制成整体式蜂窝陶瓷分子筛吸附剂.涂覆工艺决定着整体化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好坏,同时涂覆量、VOCs类型也会对吸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涂覆量增大会延长吸附饱和时间,并降低吸附饱和容量;随着VOCs极性的增大,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随之增大.
    • 摘要: 随着2021年7月份重型柴油车实行“国6a”标准,这将标志着我国全面步入“国六”时代,相比“国五”标准,单车排放限值方面“国六”标准大幅趋严,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全面升级,以堇青石多孔陶瓷为代表的蜂窝陶瓷等相关材料市场迎来增长机会。国六标准要求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升级,所需蜂窝陶瓷载体种类增加、技术要求提升,为满足国六标准的排放要求,汽油车需新增GPF系统.
    • 谢美良
    • 摘要: 详细介绍了蜂窝陶瓷立式挤出机立式挤出部分的主要构成,并对螺杆部分、组焊式泥筒及挤出机头、挤出模具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 摘要: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针对焦炉烟气特点,开发了整体涂层式低温高效脱硝催化剂用于焦炉烟气脱硝。本催化剂为一种涂层式蜂窝陶瓷状宽温SCR。化工新材料:未来尼龙6、聚苯硫醚等产品产能继续扩增,国内市场自给率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达到90%以上。
    • 郝立苗; 黄妃慧; 王勇伟; 牛思浔; 程国园; 邢延岭
    • 摘要: 蜂窝陶瓷是一种具有类似蜂窝形状的特殊结构的陶瓷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质轻、热膨胀系数低、比热容大、导热性能好、抗热震性好等优异特性,在工业及环保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对蜂窝陶瓷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蜂窝陶瓷的发展历程、制备工艺进行了论述,并对蜂窝陶瓷在工业以及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论述.
    • 沈翰; 熊志波; 周涛涛; 吴志根
    • 摘要: 本文采用熔融浸渍法,将无机盐相变蓄热材料渗入到陶瓷基体当中,得到一种新型复合相变材料。研究拟在保持原有蜂窝陶瓷高导热传热性能、多孔通道的几何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蜂窝陶瓷蓄热性能。本文基于新型蜂窝陶瓷表征的热物性参数,采用Fluent软件,对添加硝酸钠的新型相变蓄热蜂窝陶瓷在高温条件的蓄放热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相变蓄热蜂窝陶瓷基体中,陶瓷的进口风速从1 m/s上升到10 m/s时,蓄热功率提高了328%。相变材料比例从10%提升到50%时,蓄热量提高了89%,陶瓷的蓄热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