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氧化铈

二氧化铈

二氧化铈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4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7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621527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石油化工、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2016年中国(国际)光整加工技术及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2016年中国光整加工技术产学研协调发展论坛、第十九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等;二氧化铈的相关文献由3127位作者贡献,包括董相廷、刘桂霞、刘小珍等。

二氧化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21527 占比:99.91%

总计:622077篇

二氧化铈—发文趋势图

二氧化铈

-研究学者

  • 董相廷
  • 刘桂霞
  • 刘小珍
  • 王进贤
  • 陈捷
  • 刘春涛
  • 洪广言
  • 于文生
  • 王庆凯
  • 王殿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黎建刚; 徐凯; 黄振雄; 詹聪; 邓同辉; 李琴; 陈泊宏
    • 摘要: 为开发出一种高效且低能耗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引入界面工程调控手段,构筑了包含CeO_(2)和FeOOH界面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CeO_(2)@FeOOH。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CeO_(2)纳米结构,随后以其为基底材料,采用水浴法,以FeSO_(4)·7H_(2)O作为铁源,Fe^(2+)水解并被氧化最终于CeO_(2)表面形成FeOOH结构。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其物相结构表征证实,所得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的纳米颗粒,且负载的FeOOH表现为无特定晶型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得材料CeO_(2)@FeOOH具有碱性电解水阳极端催化活性,当驱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所需过电势为292 mV,相较于其构筑界面前的单体材料CeO_(2)(335 mV)和FeOOH(340 mV)分别提升12.8%和14.1%。结果表明:通过构筑CeO_(2)和FeOOH界面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碱性电解水催化活性,且所得材料CeO_(2)@FeOOH相较于商用催化剂具有低成本、长周期稳定性以及高催化活性的竞争优势。
    • 刘桐桐; 单秋杰; 陈林; 陈伟; 赵春艳
    • 摘要: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K_(8)[Fe(H_(2)O)W_(11)CdO_(39)]/PANI/CeO_(2)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_(2)吸附-脱附等进行表征,对纳米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表面结构、性能进行了评价。选择刚果红溶液作为污染物,研究合成的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最佳光催化条件下,三元复合材料K_(8)[Fe(H_(2)O)W_(11)CdO_(39)]/PANI/CeO_(2)相较于杂多酸FeW_(11)Cd和中间体PANI/CeO_(2)对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更好,其脱色率可达91.83%。这是由于聚苯胺良好的对光的吸收和对染料的吸附性能,以及聚苯胺、二氧化铈和杂多酸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再进行三次重复回收实验后,刚果红染料的脱色率仍能达到71.98%。最后,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可作为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合适光催化剂。
    • 贾红伟; 贾艳虹; 李斌; 于婷; 何辉
    • 摘要: 以硝酸亚铈与甲酸反应后的甲酸铈为煅烧原料,在不同条件下煅烧后进行表征,分析煅烧产物的粒径、比表面积、形貌、碳含量、氮含量和氧与铈原子比(简称O/Ce比)。结果表明,煅烧后的颗粒粒径和形貌与煅烧前的颗粒粒径和形貌有关。16 mol/L甲酸与硝酸亚铈反应制备的甲酸铈颗粒煅烧前为棒状结构的团聚体,煅烧后形貌不变,粒径稍有减少,在煅烧温度高于700°C时产生大量粒径小于0.100μm细颗粒;而20 mol/L甲酸与硝酸亚铈反应制备的甲酸铈颗粒煅烧前为接近球体的团聚体,煅烧后形貌不变,但煅烧后即产生大量粒径小于0.100μm细颗粒。比表面积的降低是由孔结构减少引起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晶体结构重新排列,晶格内缺陷减少,造成孔结构不断减少。煅烧后颗粒的碳含量和氮含量主要与煅烧温度有关,升高煅烧温度能有效降低碳含量和氮含量,而煅烧时间对碳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较小。二氧化铈的晶体结构稳定,O/Ce比基本上维持在2.000±0.010之间。两种甲酸铈的煅烧工艺均选择煅烧温度为700°C,煅烧时间为1 h,煅烧时需要通入足量空气或氧气。
    • 张迎; 朱文杰; 富特; 李英豪; 罗永明; 陆继长
    • 摘要: 铈基催化剂由于其特殊的氧化还原性能在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其表面性质尤为重要.二氧化铈晶格中的氧缺陷对表面催化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二氧化铈可以有效调节催化剂表面酸碱性,修饰催化活性中心的结构,提高催化剂的储放氧能力,增强其结构稳定性和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等.我们分别从二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活性位点和种类、氧缺陷性质及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纯二氧化铈及作为载体的二氧化铈基催化材料催化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方面综述了二氧化铈基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二氧化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应用中的建议与展望.
    • 王文富; 华琼; 王程豫; 赵晓辉; 郑宾国
    • 摘要: 本研究通过简便的水热和煅烧两步法合成了CeO_(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CeO_(2)的微观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为提高实际制药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的效果,Oxone试剂被引入UV/CeO_(2)氧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UV辐照协同CeO_(2)可高效活化Oxone试剂产生SO_(4)^(·-)、SO_(5)^(·-)和·OH等多种活性氧化物质,实现制药废水深度氧化的目的;溶液pH、Oxone用量、CeO_(2)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制药废水COD和TOC的去除效果,在制药废水初始COD为326 mg/L、TOC为132.6 mg/L、Oxone质量浓度为1.0 g/L、CeO_(2)质量浓度为0.6 g/L、pH为6.86、温度为30°C、反应时间为60 min时,UV/CeO_(2)耦合Oxone氧化工艺对实际制药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0.21%,TOC去除率为76.99%。UV/CeO_(2)耦合Oxone氧化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 邹勇; 张赛; 瞿永泉
    • 摘要: 醇和胺氧化偶联是制备高附加值亚胺的绿色合成方法,二氧化铈对醇、胺氧化偶联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但其复杂的理化性质使表面氧缺陷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还存在争议。以表面Ce^(3+)/Ce^(4+)摩尔比例表征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浓度,采用高温煅烧和湿化学还原策略对二氧化铈纳米棒的表面氧缺陷浓度进行系统调控,获得形貌相同但表面氧缺陷浓度不同的一系列二氧化铈催化剂。以苯甲醇和苯胺氧化偶联反应为模型,探究催化剂中表面氧缺陷浓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发现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浓度与氧化偶联反应活性之间具有典型的“火山线”关系。机理研究表明:二氧化铈的氧活化能力随着其表面氧缺陷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苯甲醇和苯胺氧化偶联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表面氧缺陷浓度的增加会削弱苯甲醇中C—H键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降低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研究结果不仅为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浓度调控提供了新方法,也为明确催化剂中氧缺陷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认识。
    • 马赫遥; 周曙光; 王晓祥; 杨鸣刚; 王瑜钢; 潘淑萍; 李素静; 李伟
    • 摘要: 针对二氧化铈(CeO_(2))活性低、活性温度范围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浸渍法合成不同三氧化钨(WO_(3))掺杂量的CeO_(2)催化剂的方法,发现4%WO_(3)/CeO_(2)(催化剂中W物质的量为Ce物质的量的4%)为最佳WO_(3)掺杂量的铈基催化剂。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150~425°C的宽温度区间表现出了90%以上的NO_(x)转化率和N_(2)选择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SO_(2)和H_(2)O中毒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4%WO_(3)掺杂能增加CeO_(2)表面化学活性氧物种,从而大幅提高中、低温催化活性。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结果表明,4%WO_(3)掺杂能丰富CeO_(2)的表面酸性位、提高其酸性位强度,有利于反应物种的吸附和活化。因此,适量WO_(3)掺杂改性能够有效增强CeO_(2)的SCR催化性能。
    • 郝晓东; 冯心怡; 徐阳; 张西数; 刘雯; 郝方原; 马淑芳; 许并社
    • 摘要: 铈(Ce)离子的价态转变往往伴随着氧的储存与释放以及氧空位(Ov)的形成与迁移,因此二氧化铈(CeO_(2))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固态燃料电池、催化等领域。其中铈离子可逆的价态转变(Ce^(4+)■Ce^(3+))是二氧化铈材料发挥其优异性能的关键。在当下中国社会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之下,二氧化铈材料在能源和催化等领域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有众多研究者借助表界面催化、纳米技术和先进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AC-STEM)等技术,设计与合成结构合理且性能优良的二氧化铈纳米催化剂,并从超微观角度出发对其原子结构、离子价态、化学成分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基于此,综述了近些年来二氧化铈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合成、晶面调控与生长、自组装、功能性掺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讨论了其原子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纳米催化剂的超微观构效关系,为设计合成多组分、多维度、高性能的二氧化铈纳米催化剂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有力的理论指导。
    • 摘要: 申请公布号CN113637327A介绍了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耐高温硅橡胶密封圈胶料配方为:硼酸-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粒子93~98,补强剂40~45,聚乙二醇(PEG-6000)1~6,二氧化铈(Ce 2)3~8,硫化剂1.4~1.9。该发明先通过羟基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粒子与3-(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反应生成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粒子。
    • 刘桐桐; 单秋杰; 孙佳昆; 陈林; 陈伟
    • 摘要: 采用浸渍法将中间体rGO-CeO_(2)NPs与杂多酸K_(8)[Ni(H_(2)O)W_(11)MnO_(39)]成功合成三元复合材料K_(8)[Ni(H_(2)O)W_(11)MnO_(39)]@rGO-CeO_(2)NPs,通过XRD、FT-IR、UV-Vis、XPS、SEM-EDS、N_(2)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结构与性能,并且利用K_(8)[Ni(H_(2)O)W_(11)MnO_(39)]@rGO-CeO_(2)NPs三元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对龙胆紫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pH 4、50 mL 5 mg/L龙胆紫溶液中加入0.20 g K_(8)[Ni(H_(2)O)W_(11)MnO_(39)]@rGO-CeO_(2)NPs三元复合材料为优化光降解条件,降解率可达94.89%。进行3次重复回收实验,降解率仍能达到70%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