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浸渍

浸渍

浸渍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936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4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8316篇;相关期刊548种,包括林产工业、石油化工、玻璃纤维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交流会、第23届炭素技术信息交流会、第五届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等;浸渍的相关文献由15435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峻、吴孔飞、不公告发明人等。

浸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4 占比:10.83%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8316 占比:88.84%

总计:9361篇

浸渍—发文趋势图

浸渍

-研究学者

  • 彭峻
  • 吴孔飞
  • 不公告发明人
  • 袁若堂
  • 张杰
  • 李英
  • 陆新明
  • 余承旭
  • 金廷垠
  • 李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杲爽; 蔡菲; 倪庆清; 傅雅琴
    • 摘要: 选用三维正交织物作为基布,以聚氨酯为黏合剂将炭黑复合在基布上制备柔性可折叠吸波纺织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硬挺度仪、矢量网络分析仪与拱形框连接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柔性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浸渍溶液中炭黑质量分数为15%,复合材料的弯曲高度为10 cm,显示出良好的柔韧性;测试角度为0°时,材料的有效吸波频宽(EAB)可覆盖整个X波段;测试角度为30°时,在10.64 GHz得到了最小反射损耗(RL_(min))-41.33 dB,显示添加适量的炭黑,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李晶杨; 余俊; 赵惠忠; 张寒
    • 摘要: 为了提高烧失法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的气孔率和隔热性能,以SiO_(2)微粉和α-Al_(2)O_(3)微粉为主要原料,分别以固含量为3%(w)的SiO_(2)溶胶、固含量为5%(w)的ZrO_(2)溶胶、固含量为7%(w)的Al_(2)O_(3)溶胶浸渍的核桃壳粉为造孔剂,以PVA为结合剂,经球磨混合、压制成型、自然干燥、1500°C保温3 h热处理制成多孔莫来石材料,检测了材料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热导率,并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与以未浸渍核桃壳粉为造孔剂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相比,以SiO_(2)溶胶、ZrO_(2)溶胶或Al_(2)O_(3)溶胶浸渍的核桃壳粉为造孔剂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的烧后线收缩率显著减小,显气孔率显著增大,热导率显著减小;常温耐压强度虽然显著减小,但均超过30 MPa。2)比较发现,以SiO_(2)溶胶浸渍核桃壳粉为造孔剂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其显气孔率约为39%,常温耐压强度为55 MPa。
    • 陶鑫; 梁善庆; 傅峰
    • 摘要: 木质导热复合材料是以不同几何尺度的木质单元为基体,以不同加工工艺引入导热单元后制得的一种导热性能增强的复合材料。木质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可将热量迅速传递及辐射至周围环境中,若将其应用于地采暖地板、导热装饰木制品等家装领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木质资源具有的质轻、易加工、经济环保等优点,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还能够实现木质材料的提质增效和高附加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木质材料导热性能受含水率、多孔结构及化学组分3种因素的影响,导热系数低并且呈传热各向异性。以增强传热介质、降低界面热阻、强化表面导热层为传热增强机理,木质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有浸渍处理、重组复合、表面处理3种。浸渍处理前多对木质单元碳化处理以形成完整的导热碳骨架,再浸入聚合物或导热树脂;微波膨化处理可在木质单元中形成三维网络缝隙,增加了导热单元的填充空间,适用于低熔点合金的填充凝固。重组复合技术是在单板、刨花、木纤维、木粉等木质单元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热单元与胶黏剂,通过热压成板、熔融挤出两种方法制备出木质导热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赋予木质基体以表面导热层,化学镀法在基体表面上沉积金属,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导热能力强于木材中的声子导热。涂饰导热涂层可增强木质基体的换热能力。目前,木质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导热单元的提升效果、导热单元的最佳添加量、导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相适应的工艺调控上,仍停留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形成工业化生产应用。制备方法的优化、传热预测模型的构建、界面结合的增强、多重功能的拓展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概述了影响木质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及导热系数理论推算公式,归纳了木质导热复合材料的传热增强机理及制备方法,并展望了木质导热复合材料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 姜广; 迟军; 姚德伟; 俞红梅; 邵志刚; 刘聪; 尹立坤; 高学强
    • 摘要: PEM电解水阳极面临高电位强氧化的环境,同时受限于金属铱的高昂价格,开发低成本、高活性与稳定性的析氧电极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操作简单的浸渍法在WO_(3)阵列表面进行铱负载,得到的Ir@WO_(3)电极在PEM电解水析氧电极中具有较高的活性与应用化价值。通过优化铱前驱体的浸渍量,当载量为0.15 mg_(Ir)·cm^(-2)时,电极呈无序多孔结构,铱在电极表面均匀分布。单电解池测试膜电极2.0 V下性能达到2.3 A·cm^(-2),此时铱质量比活性提高至15.5 A·g_(Ir)^(-1),传质极化区域tafel斜率降低至360 mV·dec^(-1);相比商业化铱黑喷涂电极,WO_(3)阵列载体的电极在提高催化剂质量活性与降低电极的传质极化方面具有优势。本研究提供的电极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思路对于发展低成本高活性PEM电解水膜电极具有一定的价值。
    • 韩凯
    •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比较不同过滤工艺得到青梅威士忌预调酒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黄冰糖∶酒=0.4∶1.0,青梅∶酒=0.8∶1.0。青梅在40%vol苏格兰混合型威士忌浸泡3个月后,将青梅威士忌浸渍液加水稀释到酒精度26%vol进行第一次冷却过滤后,将过滤液再次加水稀释到最终成品酒精度15%vol进行二次冷却过滤。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青梅威士忌预调酒果味馥郁、酸甜宜人,不仅拥有青梅浓郁特征风味,还有威士忌特征花果木香等多层次香气和口感的特性。
    • 陆敏兴; 林海涛; 康宇红; 刘水泉; 丁绍敏
    • 摘要: 先制备槐花籽汁和山楂叶提取液,浸渍桑茧后烘焙,通过化学法脱胶观察桑茧外观颜色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烘焙对丝胶溶解性能的影响,探索桑茧全组份载体对植物主要活性功能成分的有效吸附性,可为开发医药保健品提供参考方法。
    • 靳超
    • 摘要: 采用浸渍-原位水热合成法成功将La_(0.6)Sr_(0.4)CoO_(3)(LSC)纳米棒引入到多孔的LSM-YSZ复合阴极中。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称电池电化学阻抗谱研究LSC纳米棒引入对阴极电性能的影响。LSC纳米棒的引入改善了LSM-YSZ阴极的性能。LSM-YSZ-LSC(纳米棒)阴极阻抗在700°C为0.39Ω·cm^(2),而LSM-YSZ-LSC(纳米颗粒)阴极和LSM-YSZ阴极分别为1.28Ω·cm^(2)和1.7Ω·cm^(2)。这主要是由于LSC纳米棒覆盖LSM-SSZ表面,形成网络连接,提供更多的氧还原反应位点。
    • 徐双
    • 摘要: 为解决印刷原辅材料中可迁移元素检测重现性较差的问题,以油墨为代表样品,钡(B a)元素为分析标的,对标准中未具体规定的样品浸渍、萃取容器、振荡频率三个因素分别进行实验,确定样品浸渍程度、萃取容器大小、振荡频率高低这三种因素对测试结果呈正相关的影响,并对其控制给出建议。
    • 傅金祥; 张思佳; 金星; 李欣; 张延平
    • 摘要: 研究了用MnSO_(4)溶液分别与KMnO_(4)、NaClO、H_(2)O_(2)氧化剂溶液交替浸渍天然沸石制备载锰氧化物活性沸石并用于去除饮用水中Mn^(2+),考察了氧化剂的种类、浓度及pH对沸石载锰量的影响,借助SEM-EDS、XPS、XRD表征了浸渍沸石形态、结构及表面元素。通过动态过滤试验,考察了载锰沸石对水中锰离子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200 mg/L的MnSO_(4)溶液与pH=8.0、浓度为1.0 mmol/L的NaClO溶液交替浸渍天然沸石12次,沸石载锰效果最佳,载锰量达7.0686 mg/g;沸石表面负载锰氧化物的同时转为钠型;负载的锰是一种以MnO_(2)晶体为主、Mn_(2)O_(3)和含六价锰物质为辅的具有自催化氧化能力且BET较大的活性氧化物;载锰活性沸石对饮用水中锰离子具有持续去除能力,无须再生;Mn^(2+)最高去除率达90.25%,仅略低于成熟滤料除锰能力。该材料可用于部分地区地下水源水厂除锰。
    • 黄心阳; 徐继红; 朱继超; 胡丽芳
    • 摘要: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负载的镁铝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滑石及焙烧水滑石进行了表征。以模拟污水中的磷酸盐为污染物,对焙烧水滑石以及焙烧改性水滑石的磷酸盐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负载金属氧化物可以促进镁铝水滑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其中焙烧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