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性氧物种

活性氧物种

活性氧物种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29359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湖泊科学、激光生物学报、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第十五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等;活性氧物种的相关文献由30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晓改、万惠霖、易兵等。

活性氧物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359 占比:99.97%

总计:229437篇

活性氧物种—发文趋势图

活性氧物种

-研究学者

  • 杨晓改
  • 万惠霖
  • 易兵
  • 李雪花
  • 翁维正
  • 阳海
  • 陈景文
  • 曾健
  • 苟宝迪
  • 赵进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甜
    • 摘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大气污染物臭氧和PM2.5形成的重要前体物。VOCs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装饰材料及烹饪等各行业生产生活,同时也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催化氧化法目前被认为是工业上最有前途的去除VOCs的方法之一,而参与其中的氧气活化过程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武俐; 刘兴勇; 李啸林; 赵同谦; 代志峰
    • 摘要: 硝酸纤维素膜(NCM)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在光激发下可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促进污染物降解.为研究NCM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光解效果及影响因素,采用模拟太阳光源,考察了3种反应体系、光谱区间、APAP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溶液pH以及水体成分等因素对光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PAP在纯水中几乎不发生光解,而在NCM体系中其光解速率常数为2.85×10^(−3) min^(−1);模拟太阳光源的UVA、UVB和可见光(Vis)波段均能促进APAP的光解,其中UVA波段对APAP光解的贡献最大.APAP的光解速率与其浓度呈负相关,低浓度APAP的光解效果更好.在一定范围内,APAP光解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且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APAP的光解,当pH=8.0时,APAP降解率为73.72%,降解效果最佳.水体中NO_(3)^(−)、Cl^(−)、SO_(4)^(2−)、CO_(3)^(2−)、Mg^(2+)、Ca^(2+)和可溶性有机质(DOM)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NCM对APAP的光解.研究显示,光激发下利用NCM降解APAP反应迅速且效果显著,可为APAP的去除提供一种新方法.
    • 陈舒棋; 宋卫锋; 丘通强; 黄恒新; 杨佐毅; 仇一帆; 白晓燕
    • 摘要: 奶牛养殖废水中因存在难生化降解有机物而难以处理。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三元催化剂(Mn-Co-Ce/γAl_(2)O_(3)),以经三级好氧处理后的奶牛养殖废水为对象,探究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催化反应时间、pH、臭氧投加量和催化剂用量等对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及其影响。结果表明,Mn-Co-Ce/γ-Al_(2)O_(3)用量为15 g·L^(-1)、pH=9、臭氧投加量为12.5 mg·L^(-1)·min-1、反应时间30 min时,CODCr去除率达到50%左右。XRD、SEM、BET和XPS对催化剂的表征表明,金属氧化物可成功负载在球状γ-Al_(2)O_(3)上且高度分散。循环试验表明,催化剂在5次循环后仍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催化剂稳定性较好。活性氧淬灭试验表明,体系中可以生成O_(2)·、HO·、^(1)O_(2),且1 O_(2)起主导作用。
    • 滑继爱; 王曼; 王文杰; 段文杰
    • 摘要: 过渡金属掺杂钨酸盐一直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们在催化、医学、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山西省钨矿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缺乏精细及深度加工而导致产品附加值低。采用水热合成法将铜配合物与偏钨酸盐在高温下反应,降温后析出纯相深蓝色粉状晶体(简称CuMT)。经过X-光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以及能谱扫描电镜(EDX-SEM)确认其组成、结构以及纯度。PXRD表征CuMT属于Orthorhombic晶系、Pbca点群。IR与UV表征验证了CuMT保留了偏钨酸根的基本结构。EDX-SEM表征揭示其铜掺杂[m(Cu)∶m(W)]的比例达到1∶4。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法(DCFH-DA)实验发现,掺杂了铜配合物后的偏钨酸盐较单纯铜配合物以及偏钨酸盐,其催化产生活性氧物种(ROS)的能力均有大幅提高。作为概念验证,本项工作也为提升钨矿的精细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 邵文惠; 胡欣; 尚静; 林峰; 金黎明; 权春善; 张艳梅; 李军
    • 摘要: 合成了一种具有树叶状形貌的Ag-AgVO_(3)/BiVO_(4)复合光催化抗菌剂,并对其晶体结构、形貌、组成及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的氧化反应为模型,Ag-AgVO_(3)/BiVO_(4)表现出优异的光响应类氧化酶活性.光催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Ag-AgVO_(3)/BiVO_(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4 min内的抗菌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采用多种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其抗菌机制:活性物种捕获剂实验和细胞内活性氧荧光标记实验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Ag-AgVO_(3)/BiVO_(4)所产生的电子与O_(2)反应生成的·O_(2)^(‒)起主要作用;Live/Dead细胞的荧光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实验以及处理前后细胞内外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均证实了·O_(2)^(‒)可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的破坏和流出,从而造成细菌死亡.另外,Ag-AgVO_(3)/BiVO_(4)对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在内的9种致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说明其具有广谱抗菌性能.
    • 张政煜
    • 摘要: 详细综述了Co基非均相催化剂的类型和催化剂本身的构效关系,主要包括Co的氧化物合成及催化机理、Co混合金属催化剂的功能特点、Co基MOF复合材料和Co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和构效关系。另外还对Co基非均相催化剂与外部能量协同作用的应用从材料制备和协同机理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能量类型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辐照、超声处理和外加电场等。最后展望了Co基非均相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其实际应用推广过程面临的问题。
    • 郭佳靖; 高艳芳; 张欣
    • 摘要: 近年来,细菌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现象日益严重,已威胁到人类健康。纳米材料的出现,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希望。其中,二氧化铈纳米颗粒(Cerium Oxide Nanoparticles,CeO_(2)NPs)作为一种新型抗菌剂,具有生产成本低、结构稳定性高、催化活性可调、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因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根据Ce^(3+)与Ce^(4+)含量比值变化,CeO_(2)NPs可表现出不同纳米酶活性,进而可调节生物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自由基的水平,从而有效杀死细菌,破坏其细胞结构。综述了CeO_(2)NPs用于多种模式微生物的抗菌性能,阐述其抗菌机理,分析不同因素对其抗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期望对抗菌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 陈夕雯; 程超群; 程远; 赵升; 魏辉
    • 摘要: 通过水热法合成由临床用药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负载的高效纳米酶氧化铈(Cerium dioxide,CeO_(2)),通过开展体内外实验,拓展其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普适性.结果显示,CeO_(2)@MMT具有良好的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类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且在小鼠克罗恩病的治疗中体现了明显的疗效及优异的生物安全性,为CeO_(2)@MMT的应用拓宽了方向.
    • 孙贤顺; 张晓东
    • 摘要: 活性氧物种(ROS)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材料结构,优化其ROS产生的种类及浓度,可以有效提高相应光催化选择氧化反应的效率,为实现未来绿色工业搭桥铺路.本文将对常见的ROS产生过程进行解读,同时阐明其在各个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最后介绍不同ROS的检测和验证方法.本文可为光催化反应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 祝晓辉; 郭紫薇; 刘向东; 李仁宏; 韦童
    • 摘要: 以纳米氧化镁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系列过渡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测试其对染料的降解性能后筛选出了效果最优的催化剂Ag/MgO,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以及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等表征方法对该催化材料的结构特征、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通过表征分析发现Ag是以纳米簇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MgO表面,Ag和Mg之间形成了双金属位点,且催化剂中Ag的电子密度较高,从而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甲醛溶液中,在室温、无需光热等条件下即可高效降解偶氮染料AR1.该反应体系中影响降解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甲醛浓度,温度升高,降解效率增大,但甲醛浓度有最优值(1 mol· L-1).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测得反应中有2种自由基在发挥作用,即具有还原性的氢自由基和具有氧化性的超氧自由基,它们的协同作用可以将染料分子中的显色基团(-N=N-)轻易地破坏,这种“还原-氧化”的协同作用机制提高了反应效率.此外,醛类也是常见污染物之一,将其作为助剂的同时达到了“以污治污”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