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稀土氧化物

稀土氧化物

稀土氧化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222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3篇、会议论文138篇、专利文献1148331篇;相关期刊420种,包括中国粉体工业、稀土、稀土信息等; 相关会议113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研讨会、第六届国际耐火材料会议等;稀土氧化物的相关文献由4122位作者贡献,包括J·Y·孙、B·P·卡农戈、叶亮等。

稀土氧化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3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8331 占比:99.90%

总计:1149512篇

稀土氧化物—发文趋势图

稀土氧化物

-研究学者

  • J·Y·孙
  • B·P·卡农戈
  • 叶亮
  • 周美玲
  • 邱光怀
  • V·菲鲁兹多尔
  • 张国翔
  • 王金淑
  • 不公告发明人
  • 孙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一种金属粒子增强稀土掺杂宽色域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2011519821.8公开(公告)日:2021.03.09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粒子增强稀土掺杂宽色域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玻璃原料、荧光粉、稀土氧化物和金属盐,所述玻璃原料包括TeO2、B2O3、GeO2和Na2O,所述荧光粉包括YAG:Ce3+,所述稀土氧化物包括Nd2O3,所述金属盐包括AgNO3,该荧光玻璃通过熔融淬火法制备,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玻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机械稳定性能,在蓝光激发下。
    • 摘要: 西澳克莱山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科拉卡托阿资源公司(Krakatoa Resources)宣布,在西澳州加斯科因地区的克莱山(Mt Clere)发现一个“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Tower远景区首个钻探样品分析结果显示矿化分布广泛,主要见矿情况为:在16米深处见矿15米,稀土氧化物总含量(TREO)为0.1395%;从地表开始见矿12米,TREO含量0.113%;从28米深处开始见矿14米,TREO含量0.0979%,其中包括10米厚、品位0.1251%的矿化。
    • 王欢; 杨国庆; 宋永红; 赵永华; 刘昭铁; 刘忠文
    • 摘要: 结合尿素辅助水热和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系列V_(2)O_(5)-LnO-Al_(2)O_(3)(LnO分别为La_(2)O_(3)、CeO_(2)、Pr_(6)O_(11)、Nd_(2)O_(3)或Yb_(2)O_(3))钒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中V_(2)O_(5)质量分数为9%,助剂质量分数为7%。采用N_(2)吸脱附、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分析(TG-DSC)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织构、结构、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在常压、550°C、n(CO_(2))∶n(乙苯)=20∶1和接触时间为0.17 h的条件下,考察了上述钒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CO_(2)氧化乙苯脱氢(CO_(2)-ODEB)反应的性能,探讨了不同稀土氧化物的助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对V_(2)O_(5)-Al_(2)O_(3)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结构特征、还原性能、表面可还原钒物种数量、氧缺陷含量及积炭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_(2)O_(5)-Pr_(6)O_(11)-Al_(2)O_(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孔道规整度较高,可还原的表面钒物种最多,表现出最高的初始乙苯转化率;V_(2)O_(5)-CeO_(2)-Al_(2)O_(3)催化剂不仅具有较好的还原性能和较多的表面可还原钒物种,且其氧缺陷含量最高,能够较好地维持CO_(2)-ODEB反应过程中V^(5+)与V^(4+)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表现出较高的初始活性和最佳的长周期稳定性。催化剂的失活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加入不同稀土氧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但与V^(5+)的不可逆还原相比,积炭并不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 乔军; 崔建国; 王哲; 侯睿恩; 陈禹夫
    • 摘要: 研究了用硫化物沉淀法从稀土溶液中去除杂质,用草酸沉淀稀土草酸盐,然后通过灼烧获得高纯稀土氧化物,考察了料液中稀土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化铵溶液质量浓度、硫化铵溶液用量对稀土溶液中杂质离子去除率和稀土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10种稀土氧化物中,重金属杂质Fe_(2)O_(3)、PbO、ZnO、CuO质量分数均低于1.0×10^(-6),稀土收率大于95%。
    • 何小静; 王辰; 徐梁格; 叶梦玲; 林飞
    • 摘要: 为提升稀土基氟氧化物的荧光发射能力及细胞吞噬效果,采用双惰性层包覆工艺,同时利用功能性亲水聚合物进行表面修饰,制备获得YOF:Yb^(3+),Tm^(3+)@YOF:Yb^(3+)@mSiO_(2)-Py-FITC-β-CD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镜(TEM,含能谱分析)、紫外(UV-Vis)及荧光(PL)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分别对试样的成分、形貌、荧光及细胞吞噬能力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惰性层包覆的纳米颗粒尺寸范围30~35 nm,且具有较强的上转换荧光锐峰发射,在475 nm处(蓝色)荧光寿命可达58.696μs。样品在浓度较低时(50μg/mL)易被RAW264.7细胞大量吞噬。
    • 宋旭俊; 施辉献
    • 摘要: 以多金属组元草酸稀土为原料,探究干燥温度和煅烧制度对草酸稀土热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质谱分析仪(TG-MS)对草酸稀土及稀土氧化物的晶型、表面形貌和热重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酸稀土在温度750°C、时间0.5 h、升温速率不限的最佳煅烧制度下煅烧,产率为24%左右,产物为Y_(2)O_(3)、CeO_(2)、LaYO_(3)、Sm_(2)O_(3)、Gd_(2)O_(3)、NdPrO_(3)、CaO、Yb_(2)O_(3)、Nd_(2)O_(3)组成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 胡璇; 程紫辉; 张树朝; 石磊
    • 摘要: 从赤泥中提取稀土金属,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对保护环境特别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赤泥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0.0010%~0.050%),且存在大量的铝和铁等基体元素,如何掩蔽基体元素对稀土元素的干扰是准确定量的关键。传统酸溶法会造成部分元素消解不完全,难以准确定量,回收率低,碱熔法则会由于引入大量的碱熔剂造成严重的基体干扰,同时还会堵塞雾化器。采用氢氧化钠熔融赤泥,熔融物用热水浸取,三乙醇胺溶液掩蔽铝和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络合钙、镁等干扰元素,稀土氢氧化物留存于沉淀中,沉淀经盐酸溶解进入待测液,从而将稀土元素与熔剂和基体元素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溶液无需基体匹配,各稀土氧化物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9,检出限在0.0002%~0.0015%之间;按照实验方法分析实际样品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5%~7.2%,回收率为85.0%~105.0%;本方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相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ICP-OES实现了赤泥中稀土氧化物的同时测定,为今后分析赤泥中的稀土氧化物奠定了基础。
    • 摘要: 据当地媒体报道,加拿大第一家稀土生产商Vital Metals的Nechalacho稀土矿已经开始交付。Nechalacho位于加拿大西北部地区,2021年6月开始生产,使其成为加拿大第一家稀土生产商,也是北美第二大稀土生产商,仅次于加州的芒廷帕斯矿。据Vital Metals介绍,Nechalacho拥有94.7Mt的世界级资源稀土氧化物(REO)含量为1.46%,该矿北部T区拥有10.1万吨高级别资源,LREO(轻稀土氧化物)含量为9.01%(2.2%NdPr)。
    • 季男; 彭浩; 蒋锋; 黄卫; 朱铁建; 佘长锋; 龚昱
    • 摘要: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Li_(2)O在KCl-Li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卷积伏安法计算了923 K下O_(2)-在KCl-LiCl熔盐中的扩散系数(D),得到D=0.5×10^(-5) cm^(2)/s。以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为阴极,在KCl-LiCl-Li_(2)O(w=1%)熔盐中进行电解(恒电压3.40 V、电解温度923 K、电解时间25 h)。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证实稀土氧化物被部分还原为金属,并分析了电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同时利用PRS模型(该模型可将固态阴极内离子的极限扩散速率与固态氧化物孔隙P、金属/氧化物摩尔体积R、阴极还原后的体积收缩率S等参数关联)分析了这些稀土氧化物的电解还原模型,得到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的最优孔隙率分别为18.7%、24.2%、30.6%、16.7%,最短电解时间分别为133、157、143、119 h,将这些结果与电解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阴极的孔隙率和电解时间均不满足金属氧化物完全被还原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 冉潇潇; 肖飞燕; 刘静; 向庆; 杨峰
    • 摘要: 为了提高AZ31镁合金的耐蚀性,通过在超声环境下,添加适量稀土氧化物(即:氧化铈及氧化镧)的方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化学转化膜。通过析氢实验发现添加氧化铈的AZ31镁合金化学转化膜试样析出氢气的量最小,说明其耐蚀性最好。通过SEM腐蚀形貌观察发现,添加氧化铈的化学转化膜试样在浸泡之后其表面相对光滑平整,能对镁合金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极化曲线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添加氧化铈的转化膜试样腐蚀电位相对于镁合金原样正向移动,其腐蚀电流密度较原样降低。因此,在超声环境下添加氧化铈所得的化学转化膜能提高AZ31镁合金的耐蚀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