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移植
苗木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030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技术与市场、科技创新导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展望研讨会)、第二届全国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与技术交流会等;苗木移植的相关文献由99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兆迁、牛晓华、刘瑞林等。
苗木移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030篇
占比:99.16%
总计:17175篇
苗木移植
-研究学者
- 吴兆迁
- 牛晓华
- 刘瑞林
- 刘洋
- 樊涛
- 王德柱
- 丁天健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刘明刚
- 姜海波
- 张鹏
- 王存德
- 不公告发明人
- 卢麟麟
- 孙仲桂
- 徐孟子
- 徐洪尧
- 曹井新
- 翁绳朝
- 苗永刚
- 许为扬
- 赵晶
- 邹江宁
- 丁柳朋
- 于旭忠
- 何海云
- 刘东
- 刘双喜
- 刘孝国
- 刘学龙
- 刘成良
- 刘海崇
- 刘静
- 卓观鹏
- 吴华
- 唐振超
- 唐爱民
- 唐荷花
- 夏善智
- 宋晓辉
- 岳朝雷
- 张智慧
- 张朋杨
- 张杰
- 张林
- 张毕金
- 张玉波
- 张磊
- 张辉
- 张金平
-
-
李艳芳
-
-
摘要:
目前,大果沙棘栽植后的产量相对较低,规模化栽植难度高,因此,必须加大沙棘的标准化繁殖和栽植技术推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甘肃岷县为例,首先对大果沙棘的特性特点进行归纳,然后对选地建园、品种选择、繁殖方法、苗木移植、营造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大果沙棘科学栽植提供理论参考。
-
-
范亚君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事业发展,通过苗木移植和造林技术不断扩大林区面积,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新时期,我国在林业工程中断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而切实做好培育工作、加强造林管理水平十分关键.本文从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意义入手,讨论林业工程的苗木移植造林方法,并分析如何在林业工程中进行林木培育,希望进一步提升林木的成活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
周学英
-
-
摘要:
为充分发挥造林绿化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对育苗管理技术、苗木移植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质量,结合实际提出的实践策略希望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保证造林绿化工程顺利进行.
-
-
季文波
-
-
摘要:
由于缺少苗木移植方面的专业人士,我国的绿化事业发展一直缓慢.近几年虽然对绿化的重视已经提高了很多,但相较国外的先进绿化水平还是略有差距.为了让苗木移植的成活率有所提高,需要注意在移植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对苗木的根系保护,移植地土壤的培育,挖穴方法和栽培技术等.苗木移植的工具等也应该升级,向世界先进化水准看齐.
-
-
李贺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对林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力度却大大超出了自然自我调节的控制范围,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损害.其中,无节制的开采和伐木,使得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平稳时期之后,如果不能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处理,将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发展受到威胁.因此,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充分重视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
-
-
张如敬
-
-
摘要:
林业的建设和发展阶段,林业资源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于生态环境、社会建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林业工程属于系统化工程,不但涉及苗木培育,而且还涉及移植和栽培,需要兼顾苗木培育和移栽造林等技术的运用,才能提高林业工程的建设效益.下文以太和县林业工程建设当中苗木培育技术和移栽造林技术作出分析,期待为同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
-
-
许寒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道路养护中出现的道路改造前期移苗工程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结合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对移苗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措施进行论述,优化利用现有的路产绿化苗木资源,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障移植后的景观效果,使道路改造前期移苗工程的如期完成.
-
-
郑巍
-
-
摘要:
营林造林技术的科学运用对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要求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加强营林工程建设、提升营林技术水平、提高森林覆盖率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林业现状分析入手,明确了营林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基于经验归纳总结,对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应用要点进行阐述,如适地适树、基肥管理、合理密植、移栽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有关从业者营林造林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我国营林造林事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
-
黄婷婷
-
-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园林绿化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措施,系统性地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和游憩场所.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苗木移植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对绿化建设尤其重要,掌握正确的移植技术,能更有效的发挥苗木在景观中的作用.
-
-
-
谢国军
-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大苗移植在生产实践中由于越夏时常遇连续高温干旱,致使成活率大大降低,萧山大苗成活率平均在60-70%之间徘徊,且极不稳定,其主要原因与夏季气候持续偏热有极大关系。为提高大苗木移植的成活率,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本文引入了喷灌技术,进行大苗越夏小气候生态建设。试验研究喷灌对苗圃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喷灌技术,改善了苗场生态环境,为大苗生长提供了温凉湿润的气候特征:白天平均温度平均降低3.1°C,最高气温平均降低差3.4°C。因此,当萧山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到38°C以下时,一般不会引起喷灌区大苗生长的高温障碍。这种喷灌苗区的温凉特征,为大苗越夏提供了良好的生育条件,促进了大苗生长周期延长,提高了大苗的成苗量和成活率,成活率提高23.1%,苗木枝叶生长量比一般移植区增加15.8%,促进了成型出圃速度。根据试验项目区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费计算,苗园喷灌生态建设每公顷年均增加产值为5-8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是实现大树移栽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
-
-
谢国军;
来志法
- 《第二届全国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与技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试验研究喷灌对苗圃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喷灌技术,为大苗生长提供了温凉湿润的气候特征.与常规栽植相比,白天平均温度降低3.1°C,曩高气温降低3.4°C,可有效减轻大苗受高温干旱影响.喷灌技术应用可使大苗成活率提高23.1%,苗木枝叶生长量增加15.8%,促进了成型出圃速度.从而可积极促进萧山的大苗生产.根据试验示范项目区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费计算,采用灌溉技术,每公顷年均增加产值为5-8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