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电视
电缆电视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14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64413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无线电、电子科技文摘、电缆电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广播电视科技学术年会(通讯会议)等;电缆电视的相关文献由31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万书、李琼珍、程梅生等。
电缆电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4413篇
占比:99.89%
总计:264700篇
电缆电视
-研究学者
- 张万书
- 李琼珍
- 程梅生
- 蒋绍勤
- 钟永智
- 叶秋
- 姚永
- 张一于
- 张清
- 徐跃华
- 戚世坚
- 林明
- 邓少光
- 陈文
- 高宗敏
- 黎兴富
- A·J·瓦谢莱夫斯基
- C·R·布兰姆霍尔
- D·J·纳达
- D·J·霍德
- D·R·亨特利
- D·S·怀特
- G·S·德登
- J·M·斯蒂尔
- L·E·威斯特
- R·J·拜尔斯
- R·J·爱德华斯
- 刘家源
- 卢嵘
- 古丽萍
- 容太平
- 小·J·C·麦克马伦
- 小·R·T·哈曼
- 小杰伊·C·麦克马伦
- 小雷辛·E·皮金
- 弗雷德里克·T·曾特
- 张天石
- 徐道柏
- 杨建新
- 杨相球
- 林敦
- 林相坤
- 沈奇
- 牟善祥
- 王克印
- 王济民
- 王筠
- 苑淑云
- 郑懋
- 里奥·J·汤普森
-
-
张书荣
-
-
摘要:
电缆电视的初级阶段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system),缩写是CATV.共用天线电视的任务是将天线收到电视信号经放大等处理后用电缆传输并分配到各用户,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收看的广播电视图像质量.电缆电视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前端系统、干线传榆系统和分配系统.目前,电缆电视的工作模式有三种,即全频道直传系统、邻频传输系统、隔频和群频转换系统.随着信息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展双向电缆电视是必然趋势.
-
-
刘晓;
赵赵
-
-
摘要:
中等身材,一头乌黑的短发, 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圆圆的脸上时常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家庭主妇,每天
-
-
多隆
-
-
摘要:
正数字广播技术(DVB)通俗地讲就是数字电视广播。DVB系统不仅仅是"卫 星天线接收系统",也绝不是现在市售的"卫星天线接收机",更不是模拟电视 机所能直接收看的"卫视节目"。DVB系统包括了卫星、电缆电视、地面广播、 卫星共用天线系统和数字多点分配系统。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综合利用各种传 媒手段进行数字电视广播的完整方案。其中包括采用MPEG-2压缩编码的方 法,直至把数字电视直接传播到千家万户。
-
-
-
-
-
摘要:
正 Y2002-63347-2281 0317577电缆电视网络中地面数字视频广播信号的优势和限制=DVB-T signal in cable TV network: advantages andlimitations〔会,英〕/Hazmi, A. & Rinne, J. //200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Vol.7 of 10.-2281~2285(HE) 0317578一种适合于无线网络的竞争广播算法〔刊〕/周伯生//电子学报.-2003,31(2).-280~283(C) 广播是无线网络中基本且重要的操作。竞争广播算法是一种基于竞争机制的广播协议算法,适合于移
-
-
-
-
摘要:
正 Y2002-63445-166 0315098电缆电视网络的地面数字视频广播信号及相位噪声要求=DVB-T signal over-cable TV network and phasenoise requirements[会,英]/Rinne,A.J.& Renfors.M.∥2001 IEEE Third Workshop on Signal ProcessingAdvan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Workshop Pro-ceedings.—166~169(HE)
-
-
-
-
-
摘要:
正 0206772浅谈前景灿烂的数字广播[刊]/解放//电声技术.—2001,(11).—46~47(L)0205773TM2700的原理及其在信源解码器中的应用[刊]/肖志涛//电视技术.—2001,(11).—96~98(L)研究了 Philips 公司推出的可编程多媒体芯片TM2700的原理,从其内部结构框图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的功能特点,并简要介绍了在 HDTV 信源解码器中的应用。参5
-
-
吴大逵;
金明
-
-
摘要:
@@ 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电缆电视将成为美国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媒介工具.美国在发展电缆电视网过程中采用高新科技,运用经营管理手段,开展多种服务项目来扩大其影响,使美国电缆电视技术和服务项目都居国际领先水平.
-
-
-
车晴;
刘剑波
- 《全国广播电视科技学术年会(通讯会议)》
| 1996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电缆电视系统非线性失真的数字仿真软件.在该软件中,首先对各个频道的图象载波、伴音和彩色副载波进行了量化,采样时间间隔为0.16276ns,频率分辨率为0.25MHz;然后对采样数据进行数字滤波以减少混叠误差,进而进行频谱分析以得到CTB、CSO和XM等系统的非线性指标.该软件突出的特点是:考虑到了各频道之间相位差的影响、响应速度快、显示界面模拟频谱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