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0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6330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当代电大、科学技术与工程、声学与电子工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4第四届精密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全国第十一次微计算机学术交流会等;物理地址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侯锐、刘晓星、陈卫兵等。
物理地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330篇
占比:99.67%
总计:46484篇
物理地址
-研究学者
- 侯锐
- 刘晓星
- 陈卫兵
- B-Z·弗莱德曼
- E·维斯曼
- J·B·克罗斯兰德
- J·D·多维科
- O·法里克
- 冯煜晶
- 苏东锋
- 郭旭斌
- 高音
- 张健
- 朱荣庭
- 李岩
- 王忠明
- 程军锋
- 苏宁焕
- 黎铁军
- B·C·巴尼斯
- G·S·斯特劳金
- J.E.弗拉耶
- M.维德亚布胡尚
- R·W·施密特
- 丁永林
- 仝金雨
- 余荣
- 刘东
- 刘佳
- 刘勇
- 刘志华
- 刘承勇
- 刘抒
- 刘智力
- 刘琦
- 劳伦斯·史密斯三世
- 卢彦儒
- 卢西恩·科德雷斯库
- 叶子红
- 叶小仁
- 吉尔伯特·奈格
- 向雄
- 吕鸿
- 吴芳宇
- 周敏峰
- 周纯杰
- 周继辉
- 周翔
- 埃里克·詹姆斯·普隆迪克
- 埃里希·博林
-
-
李宏年
-
-
摘要: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网络电视和智能电视丰富多彩的节目和随心所欲式点播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介绍信息网络中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构成及在网络传输数据包时两类地址的的协作应用。
-
-
-
-
-
摘要:
microchip公司的LAN9254是集成了以太网PHY和解复用HBI/32DIGIO的2/3端口Ether CAT?从控制器,包含全双工100BASE-TX收发器,支持100Mbps(100BASE-TX)工作.LAN9254支持HP Auto-MDIX,允许直接连接或通过LAN电缆,也支持Ether CAT P和信号质量指数PHY诊断.LAN9254包括Ether CAT从控制器和8KB双端口存储器(DPRAM)和8个现场总线存储器管理单元(FMMU),每个FMMU实现映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LAN9254还包含8个SyncManager.
-
-
李作骏;
陈明宇;
秦晓宁
-
-
摘要:
随着多核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非易失性内存技术的逐步实用以及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作为数据处理核心部分的内存系统的设计显得极为重要,而现有的内存系统分析工具却由于各种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研究人员的需求.在原有 HMTT 的基础上进行硬件级别的重新设计,在最新的DDR4-1 6 00 平台上实现了完整、高效、无失真地获取访存踪迹的功能,并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工具的可移植性.最后,使用该工具对最新的 SPEC CPU 2017 应用进行了访存踪迹的采集测试,并对收集到的访存踪迹信息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工作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各类应用访存行为以及内存系统结构设计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撑.
-
-
-
袁霞;
李泽银
-
-
摘要:
在嵌入式领域,时常需针对应用调整存储设备大小及更换型号,如何保证更换后系统正常运行,是各BSP移植调试的核心.以运行Windows CE7.0操作系统的AM3352主板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更换存储芯片型号和大小后,WinCE7.0系统下的地址参数配置及修改虚拟地址映射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将DDR3 SDRAM芯片从H5TQ2G83DFR-G7C更换为H5TQ2G83DFR-H9C,NANDFlash芯片从H27U4G8F2DTR-BC更换为H27U1G8F2BTR-BC,通过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可行,主板能够正常启动进入操作系统桌面,系统各应用程序能正常运行.该方法可为不同物理内存大小和型号的SDRAM及NANDFlash芯片在WinCE7.0上移植与参数配置提供参考.
-
-
-
袁霞;
李泽银
-
-
摘要:
在嵌入式领域,时常需针对应用调整存储设备大小及更换型号,如何保证更换后系统正常运行,是各BSP移植调试的核心。以运行Windows CE7.0操作系统的AM3352主板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更换存储芯片型号和大小后,WinCE7.0系统下的地址参数配置及修改虚拟地址映射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将DDR3 SDRAM芯片从H5TQ2G83DFR-G7C更换为H5TQ2G83DFR-H9C,NANDFlash芯片从H27U4G8F2DTR-BC更换为H27U1G8F2BTRBC,通过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可行,主板能够正常启动进入操作系统桌面,系统各应用程序能正常运行。该方法可为不同物理内存大小和型号的SDRAM及NANDFlash芯片在WinCE7.0上移植与参数配置提供参考。
-
-
张建民;
黎铁军;
李思昆
-
-
摘要:
当前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中,多数并行程序的用户习惯于使用虚拟地址进行编程.因此,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了并行程序的执行性能,而cache能够有效地提高虚实地址转换的效率并降低延迟.提出了一种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互连网络中的地址转换cache.它采用了嵌入式DRAM(embedd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eDRAM)存储器,容纳更多的地址转换表项,从而提高命中率.并设计一种eDRAM刷新机制,隐藏了刷新操作,避免刷新导致的性能损失.ATC(address translation cache)中实现了诸如纠错码与旁路机制等多种可靠性设计.在32个计算结点上运行业界公认的NPB测试程序,结果显示32个结点中ATC的平均命中率达到了95.3%,表明ATC设计的正确性与高性能.并且通过与3种传统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实现的cache进行对比实验,说明了cache容量是提高命中率的关键因素.
-
-
-
陈帅;
淮南师范学院;
钟先信;
李晓毅;
余文革;
刘积学;
邵小良
- 《2004第四届精密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在嵌入式uClinux无线网络传感系统中,为快速访问系统的外部设备,加快系统外部硬件设备的调试,提出了直接物理地址的外部设备访问方式.针对编写设备驱动方式所耗时间长、要求高且源代码复杂的缺点,根据uClinux存储管理和空间地址分配机制,修改uClinux的启动代码完成了外部设备的寄存器在内存地址的映像.提出了两类直接物理地址访问函数,提供了无线网络传感系统中外部设备的操作方法.在基于uClinux的无线网络传感器系统的实验中,通过对编码器W99200F的寄存器的读写访问,证明了直接物理地址方式对外部设备访问的正确性.最后对比分析了设备驱动方式和直接物理地址方式的性能,得出结论:在嵌入式uClinux无线网络传感器系统中完成外部设备访问,采用直接物理地址的访问方式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代码长度、方便测试外设备、提高开发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