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联网教学用实验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支撑隔板被分隔形成模块安装槽和模块固定槽,所述模块安装槽位于所述模块固定槽的外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通过设置的第一散热通风孔、第二散热通风孔、第一吹风组件和第二吹风组件,能够提高箱体内的空气流动性,能够及时的将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箱体的外部,进而提高对模块的散热效果,大大降低了模块工作因高温而出现卡顿情况的发生,避免高温可能导致的模块中元器件烧坏的问题,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的使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004376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0807038.5

  • 申请日2020.08.12

  • 分类号H05K7/20(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王前程;王家培

  • 地址 130032 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路677号

  • 入库时间 2023-05-04 23:05: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11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教学用实验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

背景技术

车联网教学用实验箱可满足物联网、智能交通、汽车网络服务、信息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护、自动控制等多个专业学科的实验教学需求。各实验模块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与主机协同工作。

现有的车联网教学用实验箱的实验模块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896368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包括箱体、箱盖、触摸屏、扬声器、模块安装座、模块存放盒、模块固定框、防护板和散热装置,所述箱盖位于所述箱体上方,所述触摸屏位于所述箱盖内壁,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触摸屏两侧,所述模块安装座、所述模块存放盒、所述模块固定框均位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合页。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在使用时,其散热结构比较单一,无法对工作的模块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散热,如果热量聚集会导致模块工作环境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模块在工作时出现卡顿或其它问题,温度高到一定值时可能致使元器件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支撑隔板被分隔形成模块安装槽和模块固定槽,所述模块安装槽位于所述模块固定槽的外侧;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通风道,所述模块固定槽的底部与所述通风道之间通过第二支撑网板支撑隔开,所述模块安装槽的底部与所述通风道之间通过第一支撑网板支撑隔开;所述箱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通风孔和第二散热通风孔;

所述通风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块固定槽吹风的第一吹风组件,所述通风道内哈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块安装槽吹风的第二吹风组件。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散热通风孔与所述模块固定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风孔与所述模块安装槽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箱体顶端通过连接合页开合式设置有箱盖,且所述箱盖上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从而方便手动操作把手并打开箱盖。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通风道的两侧敞口处均设置有进气格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吹风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风道中部的固定筒,与所述固定筒相对应的通风道底部具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均布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第一吹风组件还包括拆装式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风机。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风机之间通过连接角支撑连接,且所述连接角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螺钉与支撑底板和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网板的正下方,因此,能够利用接入电源并启动的风机不断将外部空气引入固定筒内,并实现对模块固定槽进行吹风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二吹风组件包括密封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风道内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与所述固定筒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筒的顶部密封固定设置有布气转盘,且所述布气转盘的中部下表面同轴开设有环形导轨槽,所述环形导轨槽支撑滑动设于所述固定筒的顶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布气转盘的中部还开设有圆形通道,所述圆形通道内设置有对所述风机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脚,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旋转筒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所述布气转盘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筒内空气排出的吹气口,另一个所述支撑脚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筒旋转的调节电机。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旋转筒的内圈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内齿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通过设置的第一散热通风孔、第二散热通风孔、第一吹风组件和第二吹风组件,能够提高箱体内的空气流动性,能够及时的将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箱体的外部,进而提高对模块的散热效果,大大降低了模块工作因高温而出现卡顿情况的发生,避免高温可能导致的模块中元器件烧坏的问题,提高了该车联网实验箱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中布气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把手,4-连接合页,5-第一散热通风孔,6-第二散热通风孔,7-模块安装槽,8-模块固定槽,9-支撑隔板,10-第一支撑网板,11-第二支撑网板,12-支撑脚,13-支撑底板,14-进风孔,15-连接角,16-安装螺钉,17-固定筒,18-调节电机,19-旋转筒,20-主动齿轮,21-内齿环,22-布气转盘,23-吹气口,24-圆形通道,25-支撑杆,26-风机,27-环形导轨槽,28-进气格栅,29-空气泵,30-通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通过连接合页4开合式设置有箱盖2,且所述箱盖2上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3,从而方便手动操作把手3并打开箱盖2;所述箱体1的内腔通过支撑隔板9被分隔形成模块安装槽7和模块固定槽8,其中所述模块安装槽7位于所述模块固定槽8的外侧;所述箱体1的底部具有通风道30,所述模块固定槽8的底部与所述通风道30之间通过第二支撑网板11支撑隔开,所述模块安装槽7的底部与所述通风道30之间通过第一支撑网板10支撑隔开;所述箱体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通风孔5和第二散热通风孔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通风孔5与所述模块固定槽8相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风孔6与所述模块安装槽7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道30的两侧敞口处均设置有进气格栅28,所述通风道3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块固定槽8吹风的第一吹风组件,所述通风道30内哈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块安装槽7吹风的第二吹风组件。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风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风道30中部的固定筒17,与所述固定筒17相对应的通风道30底部具有支撑底板13,所述支撑底板13上均布开设有若干进风孔14,所述第一吹风组件还包括拆装式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3上的风机26,其中,所述支撑底板13与所述风机26之间通过连接角15支撑连接,且所述连接角15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螺钉16与支撑底板13和风机26固定连接,所述风机2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网板11的正下方,因此,能够利用接入电源并启动的风机26不断将外部空气引入固定筒17内,并实现对模块固定槽8进行吹风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4,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风组件包括密封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风道30内的旋转筒19,所述旋转筒19与所述固定筒17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筒19的顶部密封固定设置有布气转盘22,且所述布气转盘22的中部下表面同轴开设有环形导轨槽27,所述环形导轨槽27支撑滑动设于所述固定筒17的顶端,所述布气转盘22的中部还开设有圆形通道24,所述圆形通道24内设置有对所述风机26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杆25。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通过连接合页4开合式设置有箱盖2,且所述箱盖2上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3,从而方便手动操作把手3并打开箱盖2;所述箱体1的内腔通过支撑隔板9被分隔形成模块安装槽7和模块固定槽8,其中所述模块安装槽7位于所述模块固定槽8的外侧;所述箱体1的底部具有通风道30,所述模块固定槽8的底部与所述通风道30之间通过第二支撑网板11支撑隔开,所述模块安装槽7的底部与所述通风道30之间通过第一支撑网板10支撑隔开;所述箱体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通风孔5和第二散热通风孔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通风孔5与所述模块固定槽8相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风孔6与所述模块安装槽7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道30的两侧敞口处均设置有进气格栅28,所述通风道3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块固定槽8吹风的第一吹风组件,所述通风道30内哈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块安装槽7吹风的第二吹风组件。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风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风道30中部的固定筒17,与所述固定筒17相对应的通风道30底部具有支撑底板13,所述支撑底板13上均布开设有若干进风孔14,所述第一吹风组件还包括拆装式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3上的风机26,其中,所述支撑底板13与所述风机26之间通过连接角15支撑连接,且所述连接角15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螺钉16与支撑底板13和风机26固定连接,所述风机2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网板11的正下方,因此,能够利用接入电源并启动的风机26不断将外部空气引入固定筒17内,并实现对模块固定槽8进行吹风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4,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风组件包括密封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风道30内的旋转筒19,所述旋转筒19与所述固定筒17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筒19的顶部密封固定设置有布气转盘22,且所述布气转盘22的中部下表面同轴开设有环形导轨槽27,所述环形导轨槽27支撑滑动设于所述固定筒17的顶端,所述布气转盘22的中部还开设有圆形通道24,所述圆形通道24内设置有对所述风机26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杆25。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脚12,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脚12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旋转筒19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29,所述布气转盘22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筒19内空气排出的吹气口23,另一个所述支撑脚12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筒19旋转的调节电机18,其中,所述调节电机1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20,所述旋转筒19的内圈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20相啮合的内齿环21,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利用调节电机18驱动旋转筒19旋转,进而带动布气转盘22旋转,从而利用吹气口23向模块安装槽7进行均匀吹气,提高散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教学实验箱通过设置的第一散热通风孔5、第二散热通风孔6、第一吹风组件和第二吹风组件,能够提高箱体1内的空气流动性,能够及时的将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箱体1的外部,进而提高对模块的散热效果,大大降低了模块工作因高温而出现卡顿情况的发生,避免高温可能导致的模块中元器件烧坏的问题,提高了该车联网实验箱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